您的位置:首頁>智東西 >

零突破!江蘇第二批國家“山水”工程獲中央財政獎補20億元

來源:中國江蘇網  

6月15日,新江蘇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日,我省申報的“江蘇南水北調東線湖網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成功入選“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國家“山水”工程),實現了國家“山水”工程零突破,獲得中央財政獎補20億元。據統計,去年以來,我省累計成功申報4個海洋、“山水”、礦山等生態保護修復國家級工程。

2021年9月,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十四五”期間第二批國家“山水”工程申報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自然資源廳會同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系統謀劃、統籌推進,組織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等技術支撐單位,立足江蘇資源稟賦與生態本底,按照國家“山水”工程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總體格局、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核心導向,深入調研、反復論證,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京杭大運河沿線河湖匯集區域”為申報范圍,涉及揚州、淮安、宿遷、徐州4市19個縣(市、區),面積1.95萬方公里。工程區處于國家“三區四帶”生態安全格局的長江重點生態區,既是連通長江和黃河兩大重點生態區的重要生態廊道,又是海岸帶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2500年前,吳王夫差在揚州挖邗溝,筑邗城,運河由此衍生,并不斷向南向北延伸。而今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自揚州開始,借用京杭大運河及其行河道逐級提水北上。江蘇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區,東線工程江蘇段長達404公里。從2013年開始投運以來,從長江和主要湖泊累計調水出省5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175個區(縣)、22.6萬方公里。

據了解,該工程確定了加強生態源地保護、增強湖泊濕地水質凈化能力、強化河湖周邊農田自凈能力、提升山林水土保持能力的五大任務。計劃實施濕地自然恢復12.8萬畝,廢棄礦山自然恢復1.4萬畝;實施退圩還湖8.8萬畝,濕地修復6萬畝,河道整治0.14萬公里,清退嚴重影響水系連通的迂區;修復治理廢棄礦山、采煤塌陷地共1.4萬畝;重點整治洪澤湖、邵伯湖、京杭大運河周邊的氮磷易流失地塊3.3萬畝,有效消減面源污染入湖入河。

工程的實施將有力保障南水北調東線水質安全,整體改善區域生態系統質量,進一步筑牢江蘇湖網地區生態安全基底,培育和豐富生物多樣,提升生態服務功能和生態系統質量,為助推美麗江蘇建設、率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記者袁濤 通訊員王玉軍 佴玲莉 王旭雁)

關鍵詞: 生態保護修復國家級工程 江蘇南水北調東線湖網地區 自然資源廳 中央財政獎補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