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經濟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昨天(19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北京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269.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全市經濟總量躍上4萬億元新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全國各省區市領先水平。
底氣足 加速跨越新的萬億臺階
如何評價過去一年北京經濟運行情況?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燕南用“上臺階、有基礎、提質量、促共享”來概括。
朱燕南介紹,在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邁過萬億元大關后,北京分別于2013年、2018年和2021年突破2萬億、3萬億和4萬億元,每邁上一個萬億新臺階分別用了6年、5年和3年,進程逐步加快。
生產領域中,工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疫苗生產做出重要貢獻,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速自4月份以來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其中醫藥行業比上年增長2.5倍,電子行業增長也比較快,主要來自集成電路領域,增長近兩成。
服務業是北京的主體產業,占比超8成,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3.2%。其中信息服務業、金融業、批發零售業貢獻近7成,文化體育娛樂業、交通運輸業、商務服務業、住宿餐飲業保持恢復性增長。
需求領域中,投資、消費規模繼續擴大,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在醫藥、電子行業帶動下快速增長,文化辦公用品、通訊器材、新能源汽車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增勢良好;出口表現活躍,在防疫、電子產品出口帶動下,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兩年平均增長46.5%。
質量優 數字經濟實現兩位數增長
數字經濟是熱點領域,也是熱門話題。北京提出要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在緊要處落好“五子”,其中一子就是發展數字經濟、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去年全年,本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6251.9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1%,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0.4%;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8918.1億元,增長16.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2.1%。
“數字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都在加速發力。”朱燕南介紹,研發創新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動力,去年1至11月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增長31.4%,其中信息服務業投入較多。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去年新基建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9.1%,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全市在5G、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加快布局。數字經濟發展促進了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步伐加快。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蓄力新優勢。據統計,去年1至11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同比增長31.4%,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6.6萬件,同比增長28.1%,其中“三城一區”企業占比超6成;中關村示范區規模(限額)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技術收入增長20.2%,占總收入的比重為19.6%。
民生穩 人均可支配收入7.5萬元
2021年,得益于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的態勢,本市民生保障進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8%,達到7.5萬元的新水平。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卞晶介紹,過去一年,本市居民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實現全面增長。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10.2%,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1%。受養老金和低保標準上調、居民房租收入增長等因素拉動,轉移凈收入和財產凈收入分別增長3.5%和5.7%。
隨著增收政策效果顯現,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據介紹,2021年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10.5%,快于城鎮居民2.7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45,較2020年縮小0.06。這主要得益于農村居民增收政策措施的有效拉動。
居民普遍關注的物價水平總體運行平穩。數據顯示,2021年,本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1%,屬于近五年最低水平。卞晶表示,下一階段,供給端生產形勢總體向好,居民消費領域商品和服務供需基本平衡。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