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智東西 >

塑料雖有化學惰性,但現代人終生累積的影響仍需重視

來源:大河健康報  

塑料已經廣泛使用于日常用品中,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然而,發表在《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Letters》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炎癥性腸病患者的糞便中的微塑料比健康對照組多,微塑料可能與疾病的發展過程存在相關性。相關數據表明,患者體內的微塑料含量越高,疾病相關的腹瀉、直腸出血和腹部絞痛癥狀就越明顯。微塑料是什么?它又是如何進入人體的?

微塑料污染

已遍布世界各地

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團隊針對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在這些微塑料中,有大量顆??梢赃_到微米甚至納米級,雖然肉眼看不到,但它們能隨著洋流四處散播,進入生物體內。2018年1月,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員在南極鮑威爾海盆中,發現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說明微塑料的污染已遍布全球各個角落。

微塑料來自哪里?依據來源,微塑料可分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是指在制造出來時,就是體積很小的塑料片或者顆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而次生的微塑料是指那些暴露在外界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風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而成的塑料碎片。

食物或是微塑料

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

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在牡蠣、烏賊和飲用水、海鹽甚至蜂蜜中都發現了微塑料。因此,食用海產品、飲用瓶裝水等可能是人體內微塑料顆粒的主要來源。此外,我們日常呼吸也可能吸入微塑料。

那么,微塑料對人體有何傷害?科學家們提出,當微塑料的直徑小到能混進細胞、組織,便會類似于空氣中的PM2.5,成為一種外來毒素,刺激人體發生炎癥甚至誘發癌癥。同時它不斷沉積在器官中,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可損害器官的功能。除了直接影響外,由于微塑料的吸附性很強,能吸附很多有害物質,如鉛等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在微塑料進入人體的同時,使人攝入更多的污染物。

塑料在制造過程中往往還加入增塑劑、穩定劑、染料等物質。根據品質的不同,這些化合物也存在大小不一的毒性,會隨著微塑料混入人體產生危害。

由于對微塑料毒性的研究起步時間還不長、標準不一,關于它在人體中停留的時間長度、顆粒數量的統計、毒性的大小還沒有統一共識。但現有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有小部分微塑料可以穿過肺和腸的上皮屏障,并且顆粒越小,穿過效率越高。由于塑料制品遍布生活之中,哪怕塑料本身有化學惰性,并且只是小比例被吸收,現代人終生累積下來的影響仍然需要得到重視。

我們應如何減少微塑料攝入?除了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支持可回收材質,還可以注意塑料的一些使用細節,比如避免加熱塑料制品;盡量使用玻璃杯、瓷碗盛放飲用水和食物;多選擇天然材質的面料,減少洗滌聚酯纖維衣物的次數等。

關鍵詞: 微塑料混入 現代人終生累積 塑料化學惰性 吸附性很強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