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世界今頭條!家在沈陽|滄桑巨變門前路

來源:沈陽網  


(相關資料圖)

每個游子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魂牽夢縈的老家。老家,老屋,老路,構成了我們揮之不去的鄉愁。我的老家是康平縣兩家子鄉,自打兒時起,老家門前那條路,滿滿地記載了我的童年,記錄了父老鄉親生活的改變,寫滿了時代的變遷。

多少次夢回老家,總要走過門前的那條路。兒時的記憶中,我家門前的那條路卻坑洼不平,寬窄不一。這和當時鄉村其他的路沒有什么不同。每次大的雨雪過后,路上就會出現一道道車轍溝,等到稍微干一些,父親總是會拿著鐵鍬,一邊平整,一邊嘆息,一干就是大半晌。

每年的夏天,一陣急雨過后往往伴隨似停非停、似有若無的毛毛細雨,我和小伙伴們蹚著雨水在那條路上來回奔跑打鬧,濺得滿身泥水,有時崩到嘴里,咂吧咂吧嘴,一股苦酸味,牙磣得要命。這也許就是我家門前的那條路的滋味吧,有我孩提時的歡樂,更有父輩歷經歲月滄桑的辛酸。

上世紀80年代初,門前那條路是家與學校連接的唯一的一條路,約有10公里。每次雨雪天氣,心里就打怵,又黑又黏的黑土連鞋都能粘掉,我那輛平時愛惜得要命的自行車,卻成了格外的累贅。別說騎了,就是推著也走不了幾步,不時要用手摳一摳塞滿泥的車瓦圈,實在摳不動了,就不得不“車騎人”。

無助又無奈的我,多么渴望腳下有一條硬化的路啊。

2005年,“村村通”公路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老家門前那條10公里泥巴路搖身一變成了水泥路,那種出門看天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昔日肩挑車拉,田間勞動一身汗,行路到家渾身泥土的現象再也不見。農業生產發展了,鄉親們的日子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生活幸福甜如蜜。尋常百姓家也有了私家小車,廣大農民群眾的喜悅感、滿足感、幸福感溢于言表。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黨和政府把路修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修到了老百姓的心田里。老家門前的那條路,承載了家鄉人的驕傲與夢想,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見證了家鄉的發展。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