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商網
厝(cuò),廣泛存在于福建各市,受閩南語歌曲及福建旅游偏重影響,很多人以為厝是福建沿海的專利或者閩南地名的專屬,事實上“厝”是整個閩語方言的特色,從閩北、閩東到閩南,甚至潮汕、雷州等地都有分布。
厝”的含義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近似于普通話的“家”、“屋”、“房”,而以此引申為地名更是司空見慣,因閩語分布區多是同姓家族聚居,故地名也多以姓氏為首字,以“厝”、“宅”、“店”、“林”等為結尾。
人文歷史
文化內涵
同宗血緣凝聚力
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家族的凝聚中心??图彝翗羌w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強烈的家族倫理制度。土樓的建造,一般都是在同宗血緣家族的最高大的樓體和堅固的墻基穩重存在和發揮作用。同宗聚居的土樓里,一樓之內乃“一公之孫”。樓內數十、數百人中,有父母、兄弟、叔侄、妯娌、婆媳等宗親關系,多代同堂,擁有共同的祖輩,最高長輩具有絕對權威,同樓人聚居共財。
道家哲學思想
在客家土樓建造中,八卦的運用可謂精彩絕倫,不僅八卦土樓完全以八卦精髓為建樓指南,而且其他類型的土樓建造亦多用八卦擇地定位,鎮宅禳邪,出煞保安。在田樓,建于樟州市詔安縣官陂鄉大邊村,其建造完全按八卦精義進行。主樓共分八卦、八大部分,每卦八開間,合六十四卦六十四開間。八卦八等分勻稱,每等分之間從一層直起泥墻作防火墻。八卦樓內門戶講究,每家的家門都有門楣和堂號。門框懸帖各種八卦平安符,樓上樓下除精美鏤雕花窗外,還有特殊的八卦保安厭勝吉符意義的門窗彩畫。
濃厚的文化性
客家人重視文化教育,在中國山區農村中早已形成一種特別的風氣。尊師重教的傳統,使許多土樓內專設學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學堂,供本樓及鄰近子弟學習文化。土樓家族有一習俗,族中有人中了秀才以上科場功名之后,都在祠堂前池塘外沿兩邊豎石筆一對。石筆,古稱“謗木”,即后來的華表,它是功成名就、地位榮耀的象征。石筆是一種華麗而壯嚴的石雕物,依中舉級別、品位高低和文武不同,石筆長短、底座式樣和筆身雕刻均各不同。在客家地區,不少土樓門前豎有石筆。土樓家族還很注意“興詩立禮”,樓內隨處可見的對聯無時不在激勵后輩學子求上進。土樓明珠振成樓,除具獨特的八卦建筑風格外,樓內一幅幅對聯和題詞,就是前輩期望后輩知書識禮成大器的家訓,深具典型意義。
居住文化
客家人建造土樓,聚族而居,主要是源于對中原傳統文化的認同,土樓表現出來的向心性、勻稱性和前低后高的特點,以及血緣性聚族而居的特征。在永定范圍內,無論是哪一座土樓,樓內的男姓居民只有一個姓,而且都是血緣關系較近的同宗同族人。一家之內,家長說了算,一樓之內或全村同族之內,族長說了算,這是土樓客家人在漫長的封建時代所嚴格遵奉的一條原則。土樓中的祖堂是是土樓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標志性建筑,處于全樓的核心地位。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即是全樓居民祭祀列祖列宗的場所,又是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有限的生存空間是土樓客家人建造土樓,聚族而居的重要客觀原因之一。
客家土樓的故事
生土建筑的活化石
唐末宋初以前永定就有客家先民居住。永定客家土樓是永定客家人從黃河流域輾轉遷徙到永定之后,將遠古的生土建筑藝術發揚光大并推向極致的特殊產物。公元13世紀(元代)以后,永定客家土樓已相當普遍。公元15世紀70年代(明代中葉)以后,永定客家土樓進入了成熟期,建筑工藝爐火純青,造型多樣化,功能日趨完善。公元17世紀50年代(清代初)以后,永定客家土樓進入了全盛時期。甚至到了2001年仍有人建土樓。從明代起,隨著永定人遷居鄰近地區南靖、平和、新羅、大埔等地的人口漸多,永定客家土樓的建筑工藝也開始傳播到那里。
永定土樓之最
現存最古老的土樓——龍安寨。方形土樓,坐落在城郊鄉古二村,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沒有石腳墻基。今存遺址(包括部分殘墻)。
最富麗堂皇的圓樓——振成樓。坐落在湖坑鎮洪坑村,建于民國元年(1912),被稱為“土樓王子”,以中西合璧、內部空間設計精致多變而著稱。2環,外環高4層,直徑57.2米。
最令人震撼的土樓群——初溪土樓群。位于下洋鎮初溪村海撥400-500米大山深處的山腰上,山勢峻峭,形成于明代初(公元13世紀初)至現代。包括5座圓樓在內的近百座土樓,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和諧相處的典范。
規模最大的圓樓——承啟樓。坐落在高頭鄉高北村,又名天助樓,被稱為“福建土樓王”。始建于明祟禎年間(1628年~1644年),直徑73米。“高四層,樓四圈,上下四百間;圓套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鼎盛時期住過800多人。
現存年代最久的五鳳樓——裕隆樓。坐落在高陂鎮富嶺村,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占地面積5113平方米,3堂2橫式。1959年出版的《中國古代建筑史》一書對該樓作過詳細介紹。
占地面積最大的土樓——永隆昌樓。府第式方樓,坐落撫市鎮新民村,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占地面積達11519平方米。全樓共有95個廳堂、624個房間、144道樓梯、7口水井、8個門坪、16個大小樓門。
華安土樓之最
二宜樓位于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它是我國圓士樓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樓之王”“國之瑰寶”之美譽。二宜樓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為“鄉飲大賓”蔣氏十四世蔣士熊所建,占地面積9300平方米,坐東南朝西北,外環高4層、通高16米,外墻厚達2.53米,外徑73.4米。2008年7月6日,包括二宜樓在內的“福建土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更好保護該世界文化遺產,福建省劃撥數百萬專項資金用于該土樓群的消防保護。
煙魁文化
永定客家人依靠土樓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不僅孕育了土樓文明,還發展了生產力,而大規模種植煙草,奠定了“煙魁”文化繁榮的基礎。永定客家土樓產生于宋元時期,發展于明代早、中期,成熟于明末、清代、民國時期。永定也是我國最早種植煙草的地區之一,有著400多年的種煙歷史。一批煙草行業的人才,就是從永定客家土樓走出來的客家人,而全國性的名優卷煙品牌七匹狼,就是“煙魁”文化的代表。永定煙葉顏色特佳、光彩鮮明,是高級卷煙的理想原料,1957年被國家評為清香型煙葉的代表。永定也是七匹狼卷煙品牌的故鄉,是打造了七匹狼卷煙優良品質的清香型煙葉的原料基地之一。福建中煙工業公司旗下卷煙品牌“七匹狼”,創牌于1995年。
土樓神韻
2012年2月14日,在中心城市群藝館內,我市本土畫家梁明正在為其創作的國畫“土樓神韻”進行最后的潤色。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梁明長期深入土樓采風,自2011年7月開始構思創作小稿截止2017年,一幅6米×4米巨幅土樓國畫歷時半年現己基本完成。這是2012年為止世界上最大畫幅的土樓國畫。
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名言嗎?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法律的名言警句
關于法律的名言警句(精選220句)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們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成長
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整理的項目合作實施方案
項目合作實施方案5篇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
楚辭影響最大的作品 《離騷》全文對照翻譯
《離騷》全文對照翻譯《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創作于楚懷王時期屈原遭讒被疏之時,是楚辭影響最大的作品。下面是《離騷》全文對照翻譯...
寫申請書時理由總是不夠充分?為大家整理的退學申請書
退學申請書(精選12篇)在一步步向前發展的社會中,申請書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廣泛,申請書不同于其他書信,是一種專用書信。寫申請書時理由總是
都有哪些類型的話語呢?為大家收集的感恩老師的話精選150句
感恩老師的話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越來越多人喜歡發表話語,話語是特定社會語境中人與人之間從事溝通的具體言語行為。那么都有哪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