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水下考古,有何講究

來源:解放日報  

11月21日,在長江口橫沙水域,“長江口2號”被整體打撈出水,實現了中國水下考古新的突破。


【資料圖】

人類水下“探寶”的歷史雖長,但中國水下考古從零開始走到今天不過三十余載?;赝麣v史,你知道人類第一次的水下考古發生在何時嗎?中國的水下考古是如何起步的?又發展出了哪些“硬核”科技?

水下“尋寶”的基因

人類對水下“寶藏”的好奇和向往由來已久。早在古希臘時期,從事采集海綿工作的人們就發現了水下沉船的存在。

之后,歐洲人便開始了探索沉船的腳步。相傳,在意大利內米湖底,沉睡著由古羅馬皇帝卡里米拉建造的兩艘巨型商船。于是,他們分別在1446年確定了沉船位置,在1535年完成初步調查,最后于1895年由文物古董商進行打撈……直到1944年,沉船遺址被戰爭摧毀,這項“探寶”活動共歷時約500年。

當時,人們對水下“尋寶”的態度如同英國地質學家查爾斯·萊伊爾在《地質學原理》中提到的:“在人類歷史演進的過程中,海洋聚集的人類藝術品和工業紀念品數量可能比大陸上任何一個時期保存的還要多?!?/p>

不過,與大眾“尋寶”的性質不同,直到19世紀,西方的水下科考才正式展開。

1900年,希臘安提基希拉沉船被采綿人發現,據記載,其沉船時代為公元前1世紀。隨后該沉船由雅典博物館、希臘海軍、潛水愛好者共同調查發掘,這成為歷史上第一次由國家層面組織參與的水下考古活動。

同一時期,大量基于各類神話、傳說的水下考古活動在世界各地開展。

相傳,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叢林中有數千“水晶池”,這些水域可能是瑪雅文明的圣池,當時的人們為了向雨水之神表達敬意,會將貴重的衣服首飾和財寶投入水中進行祭祀。

于是,1904—1907年間,美國駐尤卡坦領事湯姆森利用鋼鐵戽斗疏浚機和潛水設備對瑪雅人的水下遺址進行了調查,最終發現大量的黃金、玉器、陶瓷、絲織品等。

到20世紀中葉,一系列水下科技的發展為“探寶”提供了更強大的物質保障。水下呼吸器、空氣抽泥機、浮籃、水下電話、水下照明燈、水下攝影機等設備均已開始用于水下考古。

1960年,美國考古學家喬治·巴斯建立考古隊,分別對土耳其拜占庭時期的兩艘沉船遺址進行了發掘,這是第一次由考古學家將考古方法應用于水下遺址的發掘和研究,也標志著水下考古學的正式誕生。

不再被忽視的“寶藏”

在中國,水下考古的誕生則有著一個明確的“引線”。

1986年4月,荷蘭的一家拍賣行內突然出現了大批精美的中國青花瓷。這不禁引起人們的疑問:這些瓷器來自哪里?為何有如此巨大的數量?又為何出現在了遙遠的荷蘭?

于是,陶瓷專家馮先銘、耿寶昌被中國國家文物局緊急派往荷蘭了解情況。他們發現,這批青花瓷的來歷并不簡單。1985年,英國人邁克·哈徹在中國南海發現了一艘清乾隆年間的沉船,根據比對,拍賣中的瓷器均來自這艘船。

原來,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檔案里,曾記載過1752年(乾隆十七年)冬,一艘名為“哥德瓦爾森”號的商船從廣州開往阿姆斯特丹,并于16天之后沉沒于南海。哈徹正是基于此,找到了這艘“哥德瓦爾森”號。

這讓專家們感到,我國對水下文物的保護刻不容緩。于是,同年6月,一篇題為《我國陶瓷專家建議重視水下考古工作》的文章刊發于新華社的《參考清樣》。之后,國家水下考古工作協調小組成立,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學研究室成立。

與此同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出現了。

1987年,英國人通過查閱史料,推測出一艘屬于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萊茵堡”號沉船在中國南海臺山海域附近沉沒,于是提出與我國進行合作打撈。隨后,在廣東省救撈局的配合下,英國的技術人員對相關海域進行了探測。

在經歷了幾天的探測無果后,探測儀中一個細小的突起引起了中方考古人員的注意。

在經過反復掃描確認后,中方負責人下令打撈。隨后,工作人員在打撈上來的淤泥中,發現了一條長達1.72米的金腰帶,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驚呼起來,緊接著,木質甲板、陶瓷碎片……相繼出現,中國海域年代最為久遠的古代沉船“南海1號”就這樣被發現了。

走向遠海,邁入深海

事實上,我國的水下文物之豐富不容小覷。專家推測,僅在南海就有2000條以上的古代沉船,其中大部分是“海上絲綢之路”時期的商船。

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一些專門對水下文物進行商業打撈的所謂“尋寶者”也開始對這些水下寶藏蠢蠢欲動。

例如,1996年,華光礁1號被我國漁民發現后,次年就遭到了非法盜掘,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炸藥炸開沉船表面,沉船遺址也因此被嚴重破壞。

不過,在經歷過1998年的試掘后,到2007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對華光礁1號沉船遺址進行了大規??脊虐l掘、編號測繪及鑒定保護。這標志著中國水下考古的工作水域已經由近海擴展到了遠海海域。

由于海洋環境的復雜性和危險性,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水下物探技術和相關設備才能完成。其中,深??脊诺碾y度最大、成本最高。

而2018年4月,深海所利用“探索1號”科考船在西沙群島的北礁海域開展了深??脊?。母船及其搭載的“深海勇士”載人深潛器的掃測量超3000千畝,最大下潛深度達1003米,實現了在深海探測上的新突破。

除此之外,2007年“南海1號”率先采用沉箱整體打撈技術;2014年“中國考古01”考古專用船投入使用;2022年“長江口2號”綜合運用無人艇、多波束聲吶、側掃聲吶、淺地層剖面儀和磁力儀等海洋物探設備開展水下調查……從近??碧降竭h海發掘,從單一領域到技術融合,中國水下考古已逐漸成熟。

不過,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副教授趙東升認為,盡管我國的水下考古專門技術已比較完備,但在教育普及、人才培養、實驗室創新、設備創新上仍有努力的空間。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