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日報
中國是世界西瓜生產與消費的第一大國,據統計,中國人每年能吃掉全球70%的西瓜。然而,西瓜并非原產自中國,最早的西瓜既不好吃,產量也有限。
那么,你知道西瓜是如何被人類馴化的?西瓜在中國的種植和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為何外國人很少吃西瓜,而中國人不僅“有瓜吃”,還能“吃好瓜”?
從何而來,曾是難解之謎
(資料圖片)
1995年夏秋之交,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四家子鎮的村民們如往常干活,不想卻挖到了三座古代墓葬。
經過勘探和挖掘,考古人員在這里發現了40余平方米的遼墓壁畫,其中一處墓穴壁上畫著主人宴飲圖,畫中清晰可見橢圓形的三只西瓜。正是這幅“西瓜圖”讓西瓜在中國的起源與傳播的脈絡變得逐漸清晰。
甜味西瓜起源于非洲東北部,人們從約4000年前開始對其進行培育,在得到初步馴化后便開始逐漸向外推廣種植。而在被人類馴化之前,野生西瓜雖然富含水分,但質地較硬,色白而無味,甚至味苦。
考古學家在非洲東北部發現了距今約5000年的古代“西瓜種子”,古埃及墓穴中也有許多與西瓜相關的描繪,在一座距今約4000年的墓穴壁畫上繪有一個大型的帶條紋的橢圓形水果,并被置于托盤上,這被考古學家認為是現代西瓜的“鼻祖”。
然而,西瓜是何時傳入中國的,一度是個難解之謎。
“西瓜”這一名詞最早見于五代時胡嶠的《陷虜記》,其中記錄了“契丹破回鶻而得此(西瓜)種”的歷史過程。據推斷,大約在9世紀中期,西瓜由回鶻人從中亞傳到我國新疆地區,隨后向南傳播至山西、河南,向北傳播至松花江附近的女真部族。
但由于當時各民族之間缺乏交流,元代以后,我國出現了關于西瓜起源的各種說法,有人認為西瓜要到金或元朝時期才從西域傳入,有人認為西瓜早在唐朝就已傳入中原,還有人認為西瓜原本就起源于中國……隨著1995年赤峰壁畫的發現以及后續更多考古證據的出現,這些論斷也逐步被打破。
由奢入儉,走入千家萬戶
早年間,西瓜屬于貴族消費的奢侈品,借由各國使節、商人的交流,以貢品或奢侈品的身份,成為貿易往來的稀缺資源。
當時,在中亞的長距離運輸過程中,西瓜均由鉛質盒包裝,還需要加入冰塊保鮮,一個西瓜在巴格達能賣到700迪拉姆(約合人民幣1280元),十分昂貴。
普通百姓吃上西瓜,要到南宋。當時南宋官員洪皓出使金國,不料被對方扣押了15年。他回到南宋時,從金人手中獲得了西瓜種子,并種植在了皇家苗圃,以此為起點,西瓜逐漸擴散至整個江南地區。
南宋詩人范成大在《西瓜園》中寫道:“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葡萄苜??洹!辈⒆⒂小拔鞴衔兜嘁骸薄?梢姰敃r的西瓜種植規模已經較大,但瓜的味道并不是太甜。
不過,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了對西瓜的進一步培育。
于湖北恩施發現的“南宋引種西瓜摩崖石刻”就記述了培育西瓜的情況:“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在此試種,種出多產,滿郡皆與支送。其味甚加,種亦遍及鄉村。”通過選種實驗,西瓜的種植技術逐漸升級,味道更佳,產量更豐。
文天祥在《西瓜吟》中寫道:“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描寫的就是當時的紅瓤和黃瓤品種。
至元代,西瓜栽培技術已經很成熟。元朝初年的《農桑輯要》最早記載了西瓜栽培技術,當時已有重約30斤的巨型西瓜出產。
明清時期,種植面積擴大到全國,許多省份都有了自己的西瓜名種。北京南部的大興地區已經有向皇室進貢的專門瓜園。
出于對西瓜的喜愛,康熙皇帝還曾專門挑選優質西瓜子,送往臺灣地區,只為吃上一口“反季節”的西瓜。另外,光緒年間,據《廣州府志》記載:“每歲七月中旬,村人賽神作西瓜,產番禺茭塘者亦佳?!笨梢姡敃r的西瓜種植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人們通過農事儀式來祈求西瓜豐產。
科技創新,開啟“吃瓜”自由
自西瓜傳入后,中國人對它的探索就從未停止。
1938年,抗日戰爭進入全面相持階段。此時的黃昌賢正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心系祖國命運的他,成功利用植物激素首次培育出無子西瓜,轟動生物學界,后被人稱為“無子西瓜之父”。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西瓜、甜瓜總面積不足百萬畝,生產水平低下,產量低,品種少。但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國從事西瓜研究的科研人員數量有了大幅增長,先后培育出了優良新品種60余個。
1984年,西瓜育種專家吳明珠在第二十四組種子里培育出了又甜又脆的西瓜品種,于是她便把這種西瓜定名為“早佳8424”。自此,質優價廉的8424西瓜迅速在各地生根發芽。
除了培育良種,吳明珠還讓西瓜實現了一年三季可種,加速推動了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西瓜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已連續30余年成為世界上西瓜、甜瓜種植面積最大、栽培品種與產量最多的大國,并擁有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門類最全的西瓜、甜瓜專業科技隊伍。
不過,令人好奇的是,在中國西瓜產業發展迅速的同時,外國人對西瓜的興趣似乎并不大。
據業內人士介紹,外國人較少吃西瓜,主要是因為品種少、價格高、質量參差不齊。而我國僅“十三五”期間,選育的新品種就超過50個,在外觀品質、含糖量、耐貯運各方面都有所提升,并且在中小果型上也有所突破,因此消費者的選擇空間更大。
至于未來,我們會吃上更好的西瓜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
山西省“耕耘者”振興計劃出爐 今年將培訓鄉村治理骨干800人
我省耕耘者振興計劃出爐今年將培訓鄉村治理骨干800人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近日發布山西省耕耘者振興計劃實施方案,我省將培養一批與鄉村治理現
山東省第四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德州市共有4件作品獲獎
近日,省工信廳公布山東省第四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獲獎名單,我市共有4件作品獲獎。其中,大國重器自動化設備(山東)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多
避免產生合同糾紛 包頭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使用合同示范文本,規范合同當事人簽約履約行為,保障合同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避免產生合同糾紛...
廣東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 可循環快遞包裝保有量達到200萬個
昨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廣東省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下稱《行動方案》)?!缎袆臃桨浮诽岢?,到202
株洲全市直播帶貨超過15萬場次 電商網絡零售額超115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一批平臺經濟、數字經濟企業相繼涌現。截至目前,全市直播帶貨超過15萬場次,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