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環球快資訊丨沈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邁向新高度

來源:沈陽網  


(資料圖片)

近期,一個全國首創的“沈陽經驗”——投標保證金“信用保函”制度,在全國引起積極反響,相關部門紛紛進行“拷貝”。信用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能當“錢”花,在投標過程中,企業靠良好的信用可無需繳納保證金和投標電子保函費用,這個制度已為沈陽企業釋放了1800萬元流動資金,也為沈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增添一個亮點。

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城市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沈陽市高度重視,不斷扎實推進并在六大方面取得了成果。

基本建立了信用信息共享機制。2017年啟動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及信用門戶網站建設,今年啟動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升級改造項目,對信用信息共享、信息治理、公共信用評價、信用承諾等功能進行完善升級,并推進與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省互聯網+監管平臺、市政務一體化平臺及各部門業務平臺互聯互通。與此同時,逐步實現公共信用信息全覆蓋。截至目前,累計歸集數據總量達到22.7億,涵蓋100余萬戶市場主體的基本信息、行政許可信息、行政處罰信息、涉企五險一金繳費信息、稅務、不動產、水電氣繳費信息及紅、黑名單信息等公共信用信息。

政務誠信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建立了政務誠信建設長效機制、政府失信案件監測機制、地區信用監測預警機制和推出了政務誠信評價地方標準。2017年以來,建立了全市13個區縣(市)信用監測指標體系,重點對地區守信踐諾、政務公開、嚴重失信事件及政府反饋、政府失信問題專項治理、街道鄉鎮政務誠信建設等誠信狀況進行實時監測。2022年4月29日,地方標準《沈陽市街道和鄉鎮政務誠信評價指標與規范》正式向社會公開發布,成為國內首個相關方面地方標準。

以信用為基礎監管機制初步形成。組織實施了審批替代型、告知承諾型、行業自律型、主動承諾型及信用修復型共5種類型的信用承諾;加強事中環節信用監管,在市場監管等20余個重點領域出臺信用監管制度,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依法依規對守信激勵對象及失信懲戒對象實施獎懲措施等等,夯實了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

信用融資工作成效顯著。在全國率先啟動了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應用服務平臺建設,實現社會信用信息與金融信用信息有效共享,為銀企雙方創造快捷的融資對接模式。

推動信用體系納入法治軌道。正在起草的《沈陽市社會信用條例》,對信用信息管理、信用信息應用、信用主體權益保護、信用服務業發展等信用管理活動進行深入探索和細化,力爭于2023年正式出臺。

營造良好的誠信社會環境。開展誠信示范企業、政務誠信示范街道(鄉鎮)、誠信建設示范村等系列評選活動;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營造了誠信的社會氛圍。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劉國棟

關鍵詞: 社會信用體系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