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
8月4日,“妙手傳天祿 丹心鑒古今——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成果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展,展出善本、普通古籍、中外文現代圖書、報紙、檔案復制件等不同類型展品共72種85冊(件)。其中由多位修復師用以多種修復技法修復的“天祿琳瑯”珍貴古籍,告別了不同程度的破損窘境,恢復到與原始面貌非常接近的狀態。新穎的互動體驗項目還能讓觀眾化身古籍醫生,為古籍診斷、治病。
中國自古就有通過曝書(曬書)以保護典籍的優良傳統。此次展覽是今年國家圖書館重要的曬書活動之一,既曬國寶又曬技藝?!疤斓摿宅槨辈貢乔宕鷮m廷珍藏圖籍的精華與瑰寶,也是中國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宮廷善本特藏。2013年國圖啟動同名珍貴古籍修復項目,歷時八年精心修復了館藏損毀嚴重的300余冊“天祿琳瑯”藏書。展覽共分為“天祿零楮 冊府重光”“精具利器 匠心良材”“妙手巧藝 古書回春”三個單元。
亮相展覽的珍貴古籍中,可見許多化腐朽為神奇的經典修復案例。如元大德九年(1305)太平路儒學刻本《漢書一百卷》版本珍貴,但之前它地腳處書葉、襯紙紙張表面生有大量霉斑,并存在泥漬、糟朽、殘損等,經過修復如今已能一睹其真容。還有明成化九年(1473)內府刻本《資治通鑒綱目五十九卷》,由朱熹手定其綱、朱熹門人趙師淵撰寫其目。因這部古籍的原瓷青絹質書衣破損面積大,故采用了補絹仿制與染色、做舊等修復方法,呈現出補絹與原書衣高度匹配的自然老化效果,非常符合“整舊如舊”的古籍修復原則。
此次展覽還著重讓觀眾體會古籍修復的繁難過程。比如觀眾可以欣賞到特地為這些古籍修復而制作和選配的材料和工具等48種,了解大國工匠的劃時代技藝。展廳內還設置了通過數字化方式體驗古籍修復的互動項目。在古籍修復場景復原互動項目中,觀眾可以化身“古籍醫生”判斷古籍受損類型、體驗各種修復形式,在完成闖關后還能獲得一張來自國家典籍博物館的電子版“天祿琳瑯”守護人證書。而在修復紙樣體驗中,觀眾可對不同種類的修復用紙進行科學檢測,通過指定操作可得到一份包括紙張產地、制作工藝、纖維結構等詳細信息的紙張報告,增進觀眾對古籍修復用紙的了解。
株洲全市直播帶貨超過15萬場次 電商網絡零售額超115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一批平臺經濟、數字經濟企業相繼涌現。截至目前,全市直播帶貨超過15萬場次,電商...
瀘州全市適齡報名人數8087人 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報名數量均高于上半年
7月29日,記者從瀘州市征兵辦公室獲悉,全市下半年征兵工作已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全市適齡報名人數8087人,其中大學生5308人、大學畢業生2
今年上半年溫州清潔能源項目完成投資145.5億元 總量位居浙江省第一
記者7月27日從溫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1—6月,溫州清潔能源項目完成投資145 5億元,總量位居浙江省第一;風光倍增工程加快實施,新增風...
陜西明確高校畢業生到省內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 在校期間學費給予補償
記者今天(7月27日)從陜西省教育廳獲悉,陜西省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日前印發《陜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到省內艱苦邊遠地區基
河南已建成高標準糧田7580萬畝 占全省耕地面積近7成
7月27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聽取關于檢查《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河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