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焦點要聞:入汛以來遼寧降水量創近30年同期之最

來源:沈陽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入汛以來,遼寧全省平均降水量417.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7成,超過夏季降水總量,為近30年歷史同期最多;平均降水日數32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0天,共出現13輪暴雨過程,遼西地區多個氣象站降水量超年降水總量,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入汛以來全省各地降水特征

降水量超夏季總量,近30年歷史同期最多。入汛以來(6月1日至7月31日),全省平均降水量417.8毫米,比常年同期(249.3毫米)偏多67.6%,超過夏季降水總量(412.0毫米),為近30年歷史同期最多,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多(1991年425.7毫米)。沈陽大部、撫順西部、丹東大部、錦州東部、阜新、鐵嶺東部和盤錦北部地區降水量503.6—664.0毫米,其他大部地區225.2—484.1毫米。全省降水量一致偏多,14個地市中,阜新和沈陽偏多2.0倍和1.2倍,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盤錦和鐵嶺偏多1.1倍和8成,為歷史同期第二多;錦州和撫順偏多1.0倍和7成,為歷史同期第三多,其他8個地市偏多4—7成,其中沈陽、新民、康平、沈北新區、法庫、黑山、阜新、彰武、西豐和盤錦等10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降水量達歷史同期最多。

6月,全省平均降水量173.4毫米,比常年同期(90.5毫米)偏多91.6%,多于去年同期(170.9毫米),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7月,全省平均降水量244.4毫米,比常年同期(158.8毫米)偏多53.9%,比去年同期(149.5毫米)偏多63.5%,為2014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打破2017年以來連續5年7月降水量持續偏少的趨勢。

入汛以來降水異常成因分析

遼寧夏季降水年代際變化特征明顯,近兩年轉為偏多時段。20世紀60年代降水偏多,70年代偏少,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偏多,其他時段偏少。進入21世紀后,00年代降水偏少,10年代初期偏多,后期偏少,20年代初期(2021年以來)又進入降水偏多時段。

春季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續,印度洋海溫偏暖,北大西洋海溫呈三極子正位相。北大西洋海溫異常,通過海氣相互作用影響歐亞中高緯度環流,導致初夏東北冷渦偏強,冷空氣活躍。印度洋海溫偏暖,在西北太平洋激發異常反氣旋,6月日本海附近500hPa高度場呈明顯的正距平,增強了西北太平洋水汽向東北地區的輸送,配合東北冷渦頻繁影響,導致遼寧省6月降水異常偏多。

中高緯大氣環流和副熱帶高壓配置利于7月降水偏多。7月歐亞中高緯環流呈兩脊一槽分布型,烏拉爾山和鄂霍茨克海附近為顯著的高壓異常,貝加爾湖附近為明顯的負異常,遼寧省位于槽前脊后,冷空氣活躍。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北界位置明顯偏北,增強了水汽輸送,冷暖空氣的頻繁交匯導致遼寧省7月降水偏多。此外,臺風“暹芭”變性后的溫帶氣旋北上影響加劇了7月降水異常偏多。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呂佳 攝影記者 沈生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