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車事兒 >

洛陽5月底前將全面完成影響小流域“兩清一護”工作

來源:洛陽網  

春風和煦,偃師區緱氏鎮崔河村坐落于擂鼓臺水庫和陶花店水庫之間,瀏澗河和洪江寺河在這里匯合,河水映著暖陽碧波粼粼,岸邊新栽的植被剛剛發芽。另一邊,兩臺挖掘機正在“突突突”地工作著,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等天兒再暖和點,俺們這就是岸青水美!”說話的是偃師區緱氏鎮崔河村村民崔天和。眼瞅著家門口的變化日新月異,老崔是打心眼里高興。

崔河村的變化得益于小流域“兩清一護”綜合治理,偃師區小流域“兩清一護”綜合治理包括馬澗河、瀏澗河、干溝河及洪江寺河等四條河流,治理長度31.4公里,目前已完成約70%。

經過綜合治理,流經崔河村的河道有70多米寬,河道兩側的護坡撒上了草籽,岸邊還種了一排樹,沿河兩岸修建了整的環形道路,行人和汽車都能通過。

在孟津區白鶴鎮河清村,小清河在村間緩緩流淌,河道整、寬闊,兩岸的護坡整齊堅固。去年以來,孟津區對圖河、小浪底河、柏樹溝河、小清河、白道河5條小流域進行綜合治理,目前已完成約90%。

“兩清一護”不僅僅是簡單地將河道疏通。在馬澗河偃師區緱氏鎮柏谷塢村段,工人們倚在河道護坡旁砌石,這和在崔河村看到的原生態護坡大不一樣;在白道河孟津區西霞街道辦段,拐彎處的護坡鋪滿漿砌石,而其余護坡則是原生態的土坡。這是為何?

“兩清一護要堅持生態優先、因地施策,避免渠化河道。”洛陽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小流域“兩清一護”綜合治理堅持自然、生態、簡樸的原則,根據當地具體情況以及河流的防洪標準,精準設計治理方案。原生態護坡的修建隨河就勢,在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的同時,不破壞原有自然環境,而對于水流較急的拐彎處和水量較大的河道下游,則采取漿砌石護坡,提高護坡的防沖刷能力,“注重保持鄉村河道生態,不搞高大上”。

去年以來,洛陽對流域面積在3000方公里以下的131條河流,全面開展清淤、清障、護堤“兩清一護”工作。目前,已完成清淤605公里、553萬立方米,清理阻水樹木36.6萬余棵,累計治理河長565公里,占總治理任務的65%。5月底前,將全面完成影響行洪安全的小流域“兩清一護”工作。(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王雨 楊鳳軒 王艷杰 文/圖/視頻 通訊員 鄭斐冉)

關鍵詞: 兩清一護工作 影響小流域 洛陽偃師區 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