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當前速訊:2023年關于主板注冊制首批新股發行上市的分析 主板首批發行審核效率高于雙創

來源:申萬宏源研究  

1. 平均超募三成,估值定價理性

主板注冊制首批新股成功上市,注冊制改革全面落地


(相關資料圖)

2023年4月10日,滬深交易所首批注冊制主板企業上市,標志著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全面落地,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中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主板首批發行審核效率高于雙創

首批注冊制主板企業于2023年3月4日受理,4月10日上市,“受理-發行”平均 周期為36天,較首批存量改革的創業板效率更高;“問詢-過會”所需周期更是 僅占了首批科創板新股的四分之一。 具體來看,首批注冊制主板“受理-問詢”平均5天,“問詢-過會”平均16天,“過會-注 冊生效”平均僅3天,“注冊生效-發行”平均12天。

主板首批募資超200億,平均單只募資額領先

新股發行數量來看,首批注冊制主板新股數(10只)少于科創板(25只)、注冊制創業板 (18只),但主板募資總額212億元,高于創業板(201億元),不及科創板(370億元)。 單只新股平均募資額來看,首批注冊制主板(21.21億元)顯著領先首批科創板(14.81億元)、創 業板(11.15億元)。

主板首批八成超募,超募比例相對較低

首批詢價的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超募區間為[-38%,189%],平均超募比例為 34%,其中有8只新股超募。 對比今年3月以來同期雙創板塊,其平均超募比例為104%,超募區間為[-2%, 355%],首批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超募比例相對較低。

首批十只新股來自八個行業,以傳統行業居多

板塊間對比來看,首批注冊制主板10個標的共涉及8個申萬一級行業,包括商貿零售、建筑 裝飾、醫藥生物等,行業分布較為分散;首批注冊制創業板與之相似,18只標的涉及13個 行業;而首批科創板則相對集中,25只標的僅涉及6個行業,主要為機械設備、電子等。 具體來看,主板各行業新股數、募資情況: 基礎化工、機械設備行業分別發行2只新股,新股發行數領先; 煤炭行業僅陜西能源1只主板新股發行,募資72.00億元,居各行業、單只新股募資規模首位。

估值趨于分化,均值低于雙創首批

首批主板注冊制首發PE打破“23倍”市盈率,估值分化,平均低于科創板、創業板首批。 估值區間來看,10只主板新股的首發估值在[20.21, 90.63]倍(21年扣非后攤薄市盈率口徑,下同) 之間,估值差異化顯著,均值為38倍,相比原先核準下不高于23倍的市盈率提升了65.22%。 與行業PE相比,首批主板新股發行PE平均偏離行業111%,其中有8只新股發行PE超過行業。 與首批雙創板塊新股對比來看,主板首發PE均值不及雙創板塊,但谷值為三板塊最高,且首發PE 峰值高于首批注冊制創業板。

估值高于行業,但普遍低于可比公司

首批新股估值整體高于行業PE,但普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PE。 主板新股更偏向于傳統行業,所屬行業PE偏低。首批詢價的10只主板注冊制中有6只行業PE 不超過20倍,其中柏誠股份發行時所屬的建筑安裝業PE僅9.26倍。 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首批詢價的主板注冊制新股估值普遍偏低,僅陜西能源、南礦集團2 只新股發行PE超過可比公司均值(21年扣非后攤薄市盈率口徑,下同)。整體來看,10只主 板注冊制新股首發PE相較于可比公司平均折價15.73%,折價/溢價區間為[-80.79%, 83.28%]。

2. 網下詢價積極,配售比例提升

機構投資者打新熱度高,個人及一般法人企業參與度不及預期

首批注冊制主板網下平均初詢家數、產品數分別為728家、8629個,參與積極性超過同 期雙創板塊。 機構投資者:平均378家、8278個產品參與主板網下詢價,高于雙創板塊均值。 個人及一般法人投資者:參與主板打新的個人、一般法人賬戶平均為350個,低于主板核 準制時期。

主板新股入圍率高于雙創,個人與一般法人投資者明顯偏低

首批注冊制主板網下投資者入圍率平均可達 91%,但機構與個人/一般法人投資者入圍 率分化明顯。 機構投資者來看,首批注冊制主板的入圍率 區間為[75%,97%];平均入圍率92%,高于 雙創板塊均值。 其中,期貨公司、一般機構投資者、證 券公司入圍率相對較高。 個人及一般法人投資者平均入圍率36%,最 低僅19%,峰值為52%,顯著低于機構。

注冊制主板頂格申購資金規模、申購飽和度位于三大板塊中游

網下頂格申購資金規模來看,主板注冊制新股平均需要4.81億元,低于科創板(6.96億 元),高于創業板(4.13億元)。 首批注冊制主板半數頂格申購所需資金低于5億元,同期科創板、創業板該比例分別為37.5%、 66.7%。 申購飽和度來看,首批注冊制主板網下申購飽和度均值為75%、谷值為51%,僅次于創 業板;飽和度峰值高達98%,領銜三板塊。

注冊制主板網下配售比例低于雙創,但較核準制顯著提升

首批注冊制主板新股平均網下申購倍數高達6887倍,顯著高于同期科創板(2590倍)、 創業板(2902倍)。 主板網下配售比例均值相對較低,平均僅0.0071%,低于同期科創板(0.0240%)、創 業板(0.0170%),但顯著高于核準制時期的0.0014%。 首批注冊制主板網下A、B類投資者配售比例: A類(優配對象)配售比例均值為0.0076%,B類(非優配對象)為0.0061%。

主板注冊制首批棄購比例低于同期雙創板塊

首批注冊制主板網上棄購比例較低,平均為1.1709%,低于同期科創板(6.2649%)、 創業板(3.4540%)。 網下棄購方面,10只注冊制主板中有4只存在網下棄購,平均棄購比例(0.0101%),低 于創業板(0.0042%)。

3. 盈利質量較高,業績穩健增長

業績規模偏大,高于雙創板塊

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業績規模較大,經營較為穩健。首批詢價的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2019-2021年營收區間為[2.67,1128.16]億元,中值分別達 11.63億元、11.62億元、19.17億元,經營業績穩健;歸母凈利潤區間為[0.40,18.23]億元, 中值分別達0.82億元、1.23億元、1.67億元,逐年穩步上升。 對比2023年1-3月的雙創板塊新股(以發行日口徑),主板注冊制新股營收及歸母凈利潤規 模均領先雙創板塊。

營收、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較高

營收復合增速不及科創板,但歸母凈利潤增速差異較小。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2019-2021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區間分別為[10.02%, 73.78%] 、 [-12.46%, 112.88%],中位值分別為27.73%、 36.69%,低于科創板,但高于創業板,整 體業績增速較高。

毛利率不及雙創,ROE穩步上升

毛利率小幅下滑且低于雙創,但ROE逐年穩步上升。 主板注冊制新股毛利率不及雙創板塊。2019-2021年,首批詢價的主板注冊制新股毛利率中 值分別為34.60%、33.72%、30.12%,小幅下滑。注冊制主板新股更偏向于傳統行業,一定 程度上拉低了平均毛利率水平。ROE穩步上升且高于科創板。2019-2021年,首批詢價的主板注冊制新股ROE中值分別為 14.30%、15.10% 、20.45%,呈上升趨勢,且高于同期科創板新股ROE中值。

4. 首日表現亮眼,首批收益可觀

上市首日無一破發,平均收盤漲幅接近翻倍

首批首日漲幅亮眼。分別以首日均價、收盤價計,首批的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漲 幅 區 間 分 別 為 [43.57%,175.98%] 、 [47.92% , 221.55%] , 平 均 上 漲 85.48% 、 96.52%,無一破發。 其中,陜西能源先后較開盤價上漲30%和60%,觸發第2次臨時停牌;除常青科技外,其余8只新 股開盤后均觸發了1次臨停。 對比注冊制下科創板首批、創業板首批以及同期雙創板塊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兩個口徑下, 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漲幅均高于同期雙創板塊,但不及雙創板塊注冊制首批。

上市首日換手率均超60%,僅次于科創板首批

首批的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換手率均超過60%,區間為[61.63%,77.10%], 平均換手率為67.16%。 橫向對比來看,注冊制下,上市首日首批主板新股平均換手率僅次于科創板首批,領 先創業板首批及同期雙創新股。

以首日收盤價計,A類合計絕對收益105.06萬元

假設100%入圍,以首日開盤價、收盤價、均價計,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的A類投 資者頂格申購絕對收益合計分別為59.98萬元、105.06萬元、93.65萬元,B類投資者合計 絕對收益分別為44.84萬元、77.66萬元、70.50萬元。

“量”和“價”共同影響絕對收益

注冊制首批上市10家新股中,首發估值、首發絕對價格相對較低的標的首日收盤溢價率相 對領先;同時,中電港、中信金屬、陜西能源的首發募資規模較大,取得相對較高的獲配 資金規模?!傲俊焙汀皟r”的共同推動下,上述3只新股網下頂格申購絕對收益靠前。 值得注意的是,海森藥業網上棄購比例3.16%,為首批注冊制主板棄購率最高標的,一定 程度上反應投資者情緒,其上市首日溢價率也排在末位,相應地絕對收益相對靠后。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