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精選!沈陽市胸科醫院依托ECPR和ECMO 兩大體外生命支持系統助患者“起死回生”

來源:沈陽網  

冠心病、心衰是他的病史。發病前,他出現呼吸困難、下肢浮腫,平躺都成了難事;危急的情形發生在一天晚上的10點多:他的呼吸、心跳突然驟停了!120急救車的到來,讓家屬揪得緊緊的心仍舊放不下。隨著警笛聲在沈陽市胸科醫院響起,一場生命保衛戰打響……經過醫護的努力,依托ECPR、ECMO兩大高精尖的體外生命支持技術的保障,患者“起死回生”。

70歲的趙先生,體重200斤。病發一周前出現呼吸困難、下肢浮腫等癥狀,就診前20分鐘呼吸困難加重,不能平臥,家屬立即撥打120,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時患者意識喪失,呼吸心跳驟停,快速轉運至沈陽市胸科醫院急診。接診人員立即就位接力搶救,但趙先生仍無自主呼吸及自主心律,給予心肺復蘇泵持續胸外按壓、呼吸機輔助呼吸,正性肌力與血管活性藥物循環支持、低溫腦保護等搶救措施,約10余分鐘后自主心律恢復,但仍為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循環極不穩定,隨時有生命危險。

經多學科會診后,判定此患者目前需立即采取更高級別生命支持即ECPR,以保證心臟支持維持重要臟器氧供。體外生命支持中心主任王濤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后,迅速啟動ECMO團隊。趙先生是ECPR的絕對適應癥,時間就是生命,ECPR就是與死神賽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評估患者到準備物品再到置管轉機,僅用15分鐘VA-ECMO順利完成,為恢復患者全身重要臟器的氧供爭取了寶貴時間?;颊呷毖鯛顩r迅速得到改善,青紫的四肢逐漸變得紅潤,生命體征也逐漸趨于平穩。醫護暫時松了一口氣,待病情稍平穩,下一步將患者轉運至重癥醫學科進一步治療,轉運路程雖短,卻危機四伏,不容有失。ECMO團隊要保證設備與各種管路運行正常,循環支持藥物、搶救藥物一應俱全以確保路途安全。隨后的轉運過程中,團隊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將患者迅速平穩轉至ICU。

此時趙先生仍處于深昏迷狀態,瞳孔反射消失,周身浮腫,快速型房顫心率160-200次/分,心臟超聲檢查顯示心臟活動明顯減弱,且合并乏氧性腦病,繼發性癲癇,肝、腎功能衰竭。事不宜遲,立即成立由重癥科和心內科組成的專家組指揮后續搶救,制定復蘇后續治療方案。在歷經約60個小時的ECMO支持下,順利撤除VA-ECMO。次日的床旁心臟超聲也顯示左心功能繼續好轉。快速房顫成功轉為竇性心律,同時康復醫學科積極給予心肺腦康復。兩日后完全脫離呼吸機,自主呼吸。趙先生目前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呼之能應,于進一步康復治療中。

新聞伴讀

ECMO和ECPR兩大生命支持系統的成功應用

標志著醫院在該治療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又稱魔肺,是一種體外生命支持系統,是將血液從體內引到體外,經人工肺氧合再經離心泵將血液灌入體內,從而進行長時間心肺替代。在此期間心臟和肺臟可得到充分的休息,重要臟器的氧供得以保障的技術。2021年10月相應數據顯示,因肺部疾病而行ECMO治療患者的存活率為59%,因心臟疾病行ECMO治療患者的存活率為44%,患者總體存活率為54%;同時發現年齡越小患者存活率似乎更高。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ECMO救治患者的數量及能夠開展ECMO的中心也逐漸增多。ECMO在重癥患者救治中的應用也愈加重要。

ECPR(體外心肺復蘇)是指潛在的、可逆病因能夠祛除的前提下,對使用傳統心肺復蘇不能恢復自主心律或反復心臟驟停而不能維持自主心律的患者快速實施靜動脈體外膜肺氧合(VA-ECMO)以提供暫時的循環及氧合支持技術。ECPR作為一項高級生命支持技術,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將患者從生死線上拉回來,同時也是彰顯醫療機構高級急救水平的重要體現。

沈陽市胸科醫院體外生命支持中心于2020年組建。在完成遼寧省首例清醒ECMO、跨區域轉運ECMO、東北首例體外二氧化碳清除技術的基礎上,如今再次完成ECPR救治呼吸心跳驟?;颊?,標志著沈陽市胸科醫院在體外生命支持、急診急救治療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禹哲

關鍵詞: 起死回生 支持系統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