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商網
1、六朝古都指的是南京,六朝指的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都城都設在南京。
2、東吳(229年~280年)東吳孫權最開始是在京口,后來聽從大臣張紘的建議遷到秣陵,然后改名為建業(南京),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希望又遷回了建業。在公元280年,晉滅東吳,建業改名成建鄴,后來諱西晉最后一個皇帝愍司馬鄴的名諱,改成建康。
3、東晉(317年~421年)司馬睿被封為東越王,治所在下邳,公元307年,后來在王導的建議下,遷到建康。公元317年,西晉被滅,司馬睿在王氏家族的王導,王敦的幫助下建立了東晉,建都于建康。
4、南朝宋(420年~479年)北府兵將領劉裕廢掉了晉恭帝司馬德文,建國號為宋,劉裕就是宋武帝。
5、南朝齊(479年~502年)公元479年,南朝宋將領蕭道成逼迫宋順帝劉準禪位,建國號為齊,蕭道成就是齊高帝。
6、南朝梁(502年~557年)公元502年,齊國宗室梁王蕭衍殺死蕭寶卷,改立蕭和帝蕭寶融,后來蕭寶融把政權交給蕭衍,蕭衍即在建康稱帝,國號為梁,蕭衍就是梁武帝。
7、南朝陳(公元557年~589年)公元557年,梁敬帝蕭方智禪讓給陳霸先,建國號為陳,陳霸先就是陳高祖。陳最后一任皇帝就是陳叔寶,最終被隋朝所滅。
陪都制度
設輔京、陪都是中國歷代建都史上的重要特點之一。西周于鎬京之外營建東都洛邑,以后歷代繼踵相襲。歷代設立輔京陪都,原因大致有:①作為京都職能的補充,如西周鎬京與洛邑、隋唐長安與洛陽、明代南北二京。②示尊崇興王發祥之基,如唐朝北都晉陽城(今山西太原)、北宋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③南狩避難之地,如唐南京成都府。④中興駐蹕之所,如唐西京鳳翔府。⑤祖陵故里之區,如明中都鳳陽府(今安徽鳳陽)、清留都盛京(今遼寧沈陽)。⑥按地理方位設東西南北四京四輔,其選擇亦隨首都位置的轉移而變換,如后唐同光元年(923)都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建東京興唐府,以東原府為西京,升鎮州(今河北正定)為真定府,建北都;后又以太原為北都,以洛陽為西京;遷都洛陽以后,又改東京為鄴都。北宋都開封,則以應天府為南京,河南府(今洛陽)為西京,大名府為北京,與東京開封府合稱四京。北魏王朝從平城大同遷都洛陽后,尊原國都大同為北都。遼代以臨潢府為上京(今遼寧巴林左旗南)、遼陽府為東京(今遼寧遼陽)、析津府為南京(今北京市西南)、大同府為西京(今山西大同),又建中京大定府(今遼寧寧城西),號稱遼五京。金朝遷中都大興府(今北京)以后,改遼中京為北京,原北宋都城開封為南京,加上京會寧府,西京大同府(今大同),亦稱五京。
中國歷史上陪都位置的分布變化受首都位置遷移的影響,京都位置作東西軸向擺動時,陪都亦呈東西對應分布;京都東移近海時,京都同陪都位置常常南北互置,以有所照應。輔京則多環置首都四圍以示拱衛。輔京陪都的出現對所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地方行政區劃的設置與廢離產生一定的影響。
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名言嗎?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法律的名言警句
關于法律的名言警句(精選220句)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們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成長
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整理的項目合作實施方案
項目合作實施方案5篇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
楚辭影響最大的作品 《離騷》全文對照翻譯
《離騷》全文對照翻譯《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創作于楚懷王時期屈原遭讒被疏之時,是楚辭影響最大的作品。下面是《離騷》全文對照翻譯...
寫申請書時理由總是不夠充分?為大家整理的退學申請書
退學申請書(精選12篇)在一步步向前發展的社會中,申請書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廣泛,申請書不同于其他書信,是一種專用書信。寫申請書時理由總是
都有哪些類型的話語呢?為大家收集的感恩老師的話精選150句
感恩老師的話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越來越多人喜歡發表話語,話語是特定社會語境中人與人之間從事溝通的具體言語行為。那么都有哪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