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年伊始,上海浦東碧云美術館呈現2023開年展《愛在身邊——一場關于記憶的展覽》。
作為2022年上海市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成長計劃入選項目,本次展覽以關愛認知障礙人士為核心,充分發掘藝術的力量,積極探索藝術如何介入特殊群體的生活。
近年來,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認知障礙的預防和控制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以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認知障礙為代表的認知障礙疾病呈現多發、加速增長趨勢,預計到2050年,中國患病人數將高達3600萬。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后,是每個個體和家庭的困境。
展覽由藝評家、策展人陸蓉之擔任學術主持,藝術家李向陽擔任學術指導。陸蓉之說:“天下萬物,都是從生到死的必然過程,絕不可能回溯或者逆轉。如何面對與接受?當社會步入老齡化的年代,提早做好養老預案,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思考與行動的人生大事?!弊苑Q“不懂科學”的李向陽坦言:“不知道藝術到底有多少療愈的功能和作用,但我相信,愛是可以穿越時空,撫慰心靈,幫助人們走出孤獨的。作為一個藝術展覽,‘愛在身邊’立意高遠,視角獨特,關注弱者,直擊當下,它提出的問題,值得大家思考?!?/p>
多位中國當代重要藝術家參展,他們分別是:胡為一、李琨、李洋、林依凡、劉毅、劉曼文、劉任、劉唯艱、梁銓、廖斐、馬良、申凡、施政、吳亮、喻紅、張文心、張曉剛、周仰。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的參與藝術家,或是患者,或是患者家屬,或是近距離觀察研究過認知障礙人群者。藝術家用敏感的內心與多維的視角審視這一社會問題,探求揭示和解決的途徑。
展覽現場以戲劇場的形式展現自我與他人、觀看與尋找、記憶與愛三個部分。其中,“肖像的認知”關注社會關系中自我與他人的觀看與被觀看;“關系的連結”展示作為失憶者的至親,如何以旁觀者視角記錄、陪伴;“心中的風景”側重于在時間的長河中,如何用愛面對更多的無常。
本次展覽攜手米蘭國立美術學院共同發起“記憶之花”園丁計劃。此前,該計劃于2022年11月10日啟動進入社區、商圈的藝術共創活動,旨在將藝術療愈帶到老人的日常生活中,也給看護者提供一個解憂的便捷創作的可能性。100余位觀眾的參與作品也在本次展覽中展出。展覽期間,還將推出相關主題論壇和公共教育活動。
你所見過的口號是什么樣的呢?幫大家整理的體育節口號精選
體育節口號(精選210句)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口號吧,口號對人們的思維是有一定的感性作用的。你所見過的
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呢?精心整理的關于感恩的詩歌精選10首
關于感恩的詩歌(精選10首)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詩歌吧,不同的詩歌,其語言藝術所表現的語言風格
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成語都不陌生 精心整理的用銳不可當怎么造句
用銳不可當怎么造句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成語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用銳不可當怎么造句,歡迎大家分享。成語解釋...
你所見過的詩句是什么樣的呢?幫大家整理的含有哲理的詩句
含有哲理的詩句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詩句吧,詩句具有語言節奏鮮明的特點。你所見過的詩句是什么樣的呢?以下
寫起祝福語來就毫無頭緒?收集整理的祝老師工作順利的祝福語大全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祝福語都不陌生吧,祝福語的種類很多,可分為吉日喜慶祝福語、壽誕祝福語、事業祝福語、祝酒詞等。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