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環球熱頭條丨從《浮生六記》看文人的衣食住行

來源: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蘇州人。他年輕時曾擔任幕僚,后來從商。從經濟角度看,沈復是一個中層文人,既不像《儒林外史》里面中舉之前的范進那樣完全窮困潦倒,也不像《玉堂春》里面的王景隆那樣可以在妓院里面豪擲百萬。他的經濟地位足夠支撐他擁有安樂富足的家庭生活。


【資料圖】

《浮生六記》是一本自傳體散文集,以沈復的真實生活經歷為基礎寫成。所以,它不但具有文學價值,也有史料價值。《浮生六記》真實地反映了清代江南地區中層文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庭生活首先離不開“食”。沈復的妻子叫陳蕓,是他的表姐,他在《浮生六記》中稱妻子為“蕓娘”?!陡∩洝防锩嬗涊d:沈復的妻子蕓娘非常喜歡吃臭豆腐和蝦鹵瓜。臭豆腐我們都熟悉,直到今天很多人也還喜歡吃。蝦鹵瓜是在江南地區非常流行的臭冬瓜,是一種腌制發酵的冬瓜,今天不太常見了,可見古人的口味也是很奇特的。雖然沈復很不喜歡這兩樣東西,但與妻子長期共同生活,沈復慢慢愛上了蝦鹵瓜。

除了臭豆腐和蝦鹵瓜,《浮生六記》中還記載了蕓娘在家中下廚的情形,以及家中餐食??梢钥闯?,沈復家里的食物主要以腌制品、蔬菜、魚蝦為主,這也非常符合江南地區的飲食習慣。

《浮生六記》里面從來沒有提到沈復和妻子吃豬肉、牛肉、羊肉、雞肉,可能他們確實很少吃這些東西。實際上,這也反映了清代江南地區中層文人的典型飲食結構。今天人們經常吃豬肉、雞肉,這是因為規?;B殖讓這兩種肉變得便宜。但在古代,這兩種肉還是比較貴的,中層文人的經濟水平讓他們不可能經常吃到。不過在江南地區,水網密布,魚蝦是比較便宜的,因此可以經常吃。

而對于腌制品的偏好,反映出古代社會缺乏長期保存食物的技術,因此通過腌制的方式保存食物。同時,江南地區人們的口味也比較清淡,清淡的菜品一般不太下飯,這時候腌制品就派上大用場了。

根據《浮生六記》的記載,陳蕓和沈復的衣服基本都是陳蕓自己和家里的仆人縫制的。有時候,有些舊衣服穿得時間長了,有了破洞,陳蕓就打上補丁繼續穿。不過,這可能僅僅是因為陳蕓勤儉持家,比較簡樸。

事實上,在清朝中期,江南地區的文人生活非常奢靡。這種奢靡之風主要就體現在對華麗衣服的追求上。清代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出現了很多成衣店。很多人不在家自己做衣服,而是購買成衣。一些文人甚至用一年的收入來買一件衣服,穿樸素的衣服是要被人鄙視的。

陳蕓和沈復這樣的生活狀態,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實在是難能可貴。實際上,在和陳蕓結婚之前,沈復曾經去陳蕓家,當時就看到陳蕓的家人都穿著華麗,只有陳蕓穿著非常樸素,只有一雙鞋是新的。所以,蕓娘的樸素穿著可能只是個人喜好,與家庭經濟情況的關聯性不大。

清代,在江南地區的大城市,房價是很貴的,因此中層文人不可能買太大的房子。

根據《浮生六記》的記載,沈復在蘇州倉米巷附近居住時,他們的房子只有一個很小的院子。他們對此很不滿,于是租了金母橋地區的一個房子。這個房子只有兩間,一間房東住,一間他們夫妻兩人住。

房間不大,但有比較大的院落,可以種菜,而且沿河,可以釣魚。后來,他們又在籬笆邊種上了菊花,以便九月賞菊。這樣一來,他們的生活已十分愜意了。

沈復喜歡盆栽,經常在家里面弄一些盆景。陳蕓也經常跟他一起在野外收集盆景素材??梢钥吹?,以沈復為代表的江南中層文人,雖然買不起高屋廣廈,但對于院落的需求非常高,院落中的活動,例如種花、料理盆景等瑣事,也是生活中的閑情逸致,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和藝術氣息。

根據《浮生六記》的記載,沈復和陳蕓經常去旅游。他們往往選擇一定的特殊時令去旅行。比如,在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他們帶著仆人一起去蘇州著名景點滄浪亭游玩。他們在滄浪亭席地而坐,煮茶來喝。月亮升起后,他們就一起賞月。

此外,關于陳蕓和沈復的出行,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那就是陳蕓經常在出行的時候女扮男裝。比如他們去水仙廟旅游的時候,陳蕓就曾經穿著男裝,沒人認出來她是女性。

為什么陳蕓要這樣做呢?實際上,在清代中期,社會上對女性的限制還是非常多的。作為文人妻子的陳蕓,被認為是不適宜公開拋頭露面的。《儒林外史》中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叫杜少卿,他拉著妻子的手在一個叫清涼崗的地方走了一里路,結果路人紛紛側目而視。

可見,對于女性而言,哪怕是跟著自己的丈夫一起在外出行也被認為是不妥的,應該待在深閨之中。像陳蕓這樣喜歡出行的人,只好采用女扮男裝的辦法。

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沈復雖然作為文人熟知儒教對女性的限制,但敢于為了心愛的妻子打破禁忌,無怪乎許多人都把《浮生六記》中沈復和妻子蕓娘的故事當作古時候最溫暖的愛情了。

《浮生六記》雖然側重于“閨中之樂”,我們依然可以從中看出清代江南中層文人生活的衣食住行:沈家廚房中的腌制品、魚蝦反映了當時江南地區獨特的飲食習慣;妻子蕓娘在日常中縫縫補補,為我們展現了他們樸素的生活,但其實清代中期江南文人崇尚奢華,衣著簡樸反而會被人鄙視;雖然沈復和蕓娘居住的房屋比較狹小,但他們十分看重生活情趣,從對院落的打理中獲得生活的藝術;經常出行的夫妻二人,為了旅途的方便,妻子經常異裝而行。沈復敢于打破社會禁忌,為后世讀者描摹了二人的溫情故事。

選自王笛所著《碌碌有為:微觀歷史下的中國社會與民眾》

關鍵詞: 浮生六記 衣食住行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