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今年8月4日是七夕,與立秋正是前后腳。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也是古代女子乞求智巧的節日。2006年,七夕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從古至今,七夕承載著中國人的美好愿望和精神氣質,在與七夕有關的古代器物中,我們更能感受到這個傳統節日的浪漫與溫馨。
桐蔭乞巧
清代《月曼清游圖》冊為陳枚所繪,絹本,設色,共12開,每開縱37厘米,橫31.8厘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其中的七月景“桐蔭乞巧”描繪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場面。圖中的樓臺房室建筑采用焦點透視法繪成,在有限的畫面上擴展出無限的空間。
(相關資料圖)
七夕之夜,仕女們以碗裝水置于庭院,然后將一束針散放其中,人們爭相觀看在水中呈現的圖案。據說圖案的形狀越好看,放針者的手就越靈。投針驗巧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俗。
鵲橋仙渡
清代粉彩“鵲橋仙渡”人物圖盤,現藏于北京藝術博物館。此盤口徑14.4厘米,底徑9厘米,高2.9厘米。造型為敞口,淺弧腹,圈足。采用拉坯成型工藝,形制規整,裝飾極為講究。不僅口沿涂金,其內外壁還采用了清中期十分流行的“粉彩軋道”工藝,即在天藍釉地上先剔劃出淺淺的卷草紋,然后再在其上飾以粉彩花卉紋與朵云紋。盤內底置描金圓形開光,開光內以粉彩繪人物故事圖:畫中一青年男子坐于牛背上,正與左方的女子互述衷腸。背景襯托著祥云、星辰與鵲鳥。外底施白釉,中心書紅彩“鵲橋仙渡”四字雙行雙方欄楷書款。
北京藝術博物館研究館員楊俊艷介紹,此盤無論是裝飾工藝還是題材內容,均與清代文獻記載相吻合,從而為人們了解清代七夕節令用瓷的圖案形式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
長毋相忘
按照民間傳說,七夕表達的是“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2011年從江蘇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十二號墓出土的“長毋相忘”銀帶鉤,就是一件“愛的信物”。
南京博物院研究員陳剛介紹,古代的衣袍沒有紐扣,只能用束帶從腰部系住衣袍,這件帶鉤出土于墓主人腰部位置,可以證明用來系連束帶的兩端。
此帶鉤銀質,為常見的琵琶形鉤體,模鑄,形體精小,整器長3.7厘米、高1.8厘米。銀帶鉤以中剖線為軸,自鉤首龍耳下開始兩側錯飾云氣紋,鈕面亦做同心圓的錯銀紋樣。此帶鉤的精妙之處在于:既能沿中軸對半將一鉤分為大小均等的二鉤,也可以利用鉤首、尾兩端處突出的鉚釘符合成一鉤。在可分合的鉤身內面,鑄有“長毋相忘”四字吉愿語,一側鉤身為陽文,另一側鉤身為陰文,兩鉤扣合文字便隱匿不見。又因兩鉤合并成一鉤使用時,將鉤鈕扣入革帶的細槽內卡緊,整器便密不可分了。這更令銀帶鉤含有一層“不分離”的寓意。
關鍵詞:
株洲全市直播帶貨超過15萬場次 電商網絡零售額超115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一批平臺經濟、數字經濟企業相繼涌現。截至目前,全市直播帶貨超過15萬場次,電商...
瀘州全市適齡報名人數8087人 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報名數量均高于上半年
7月29日,記者從瀘州市征兵辦公室獲悉,全市下半年征兵工作已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全市適齡報名人數8087人,其中大學生5308人、大學畢業生2
今年上半年溫州清潔能源項目完成投資145.5億元 總量位居浙江省第一
記者7月27日從溫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1—6月,溫州清潔能源項目完成投資145 5億元,總量位居浙江省第一;風光倍增工程加快實施,新增風...
陜西明確高校畢業生到省內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 在校期間學費給予補償
記者今天(7月27日)從陜西省教育廳獲悉,陜西省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日前印發《陜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到省內艱苦邊遠地區基
河南已建成高標準糧田7580萬畝 占全省耕地面積近7成
7月27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聽取關于檢查《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河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