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在大眾的印象里,作曲家是一個神秘而艱深的職業。近日,中山公園音樂堂“打開藝術之門”卻首次開設了“小小作曲家——流行音樂創作夏令營”,吸收23名11歲到16歲的少年入營學習作曲,引發關注。這是因勢利導,還是拔苗助長?記者經過一番探訪,發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目擊 一天集體創作一首歌
小小作曲家夏令營的課程一共只有三天。第一天,小營員們剛剛見面,就接到了任務:要在一天時間內創作一首夏令營“營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看著還有些“認生”的孩子們,夏令營藝術總監、資深音樂制作人陳超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學習作曲的原因?!皩W知識”“交朋友”“在音樂中表達自己”……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大聲回答。陳超讓他們把愿望整理成幾句字數相對整齊的歌詞,然后帶著他們朗讀歌詞,根據漢字的四聲韻律走向,初步發展出旋律。
歌詞有了,旋律框架找到了,孩子們興奮起來,爭先恐后去鋼琴前彈出心中的旋律。陳超一邊引導孩子們創作,一邊講授了音階、和聲、大小調等樂理知識,并指導他們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創作中。在孩子們的驚呼聲中,歌詞配上旋律的營歌《我愛夏天,我愛音樂》初稿完成。
陳超說,今年“打開藝術之門”首次推出流行音樂創作夏令營,收到50多名學員的報名,但考慮到創作的專業性,只開設一個進階班,要求報名的學員必須學過一門旋律樂器?!皩W員的音樂專業水平超出預期,他們的感受力、領悟力都特別高?!苯涍^短暫的兩天半集中學習,孩子們都創作出了自己的作品。閉營儀式上,已經有人拿出了完成度很高的作曲、填詞作品。
創作 門檻兒在門里面
作曲是一項艱深的工作,十幾歲的少年如何學習?他們又能完成什么程度的創作?
“音樂創作是‘門檻兒在門里面’,誰都會哼幾句,但是哼這幾句要成為歌詞和旋律融合的作品,背后要付出很多。所以說,音樂創作首先是天分,但經驗也很重要?!标惓f,現在樂壇上歌曲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歌手哼幾句旋律,請人記個譜、找人編個音樂,再進棚錄音,用高科技軟件修一下,就號稱“唱作人”了。實際上,一首歌旋律的完整性、旋律與歌詞的匹配度,尤其是和聲的運用非常重要,需要經過訓練或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才能完成?!皠撟骺雌饋肀容^自由,但其中的規范化也很有講究?!?/p>
參與夏令營的孩子們也有類似的感受。今年初三畢業的王浩州,曾學過8年鋼琴、4年大提琴,此前也曾嘗試創作,他說:“除了要觀察生活、豐富自己的世界之外,我明顯覺得創作需要一些技術和理論層面的東西,即便是打破理論,也要掌握之后再打破?!?/p>
業界 天才也需慢工出細活
“少年作曲家”的涌現,并沒有讓資深指揮家、演奏家及從業者感到十分驚奇。北京民族樂團團長李長軍就感嘆說:“有作曲能力的少年不少,現在不缺天才!”
據李長軍了解,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初一就開設作曲、指揮、理論的綜合方向,“這個專業競爭特別激烈,孩子們都特別棒?!北本┟褡鍢穲F“自古英雄出少年”系列演出,還曾計劃給少年作曲家開設專場音樂會,“孩子們的作品組成一臺包含七八個樂段的音樂會,完全沒有問題?!?/p>
在李長軍看來,現在懂得作曲的少年越來越多,最大的原因在于藝術普及教育越來越好,很多孩子有學習樂器的經歷,有興趣的會進一步摸索,“高科技的產品也越來越多,譜子不用非得手寫,創作旋律后,電腦和專業設備就可以根據配器法,自動把長號、小號等樂器配出來?!贝送膺€有很多編曲軟件,彌補創作者的不足,也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盡管少年作曲家能拿得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曾創作過大量協奏曲、管弦樂隊作品及影視音樂的青年作曲家李玥錦提醒說,“作曲想取得成就,還是要慢工出細活?!崩铋L軍也認為,隨著孩子們生活感悟、認知的積累和專業技術的加強,慢慢會形成更有血有肉的、完整豐富的作品。
關鍵詞:
株洲全市直播帶貨超過15萬場次 電商網絡零售額超115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一批平臺經濟、數字經濟企業相繼涌現。截至目前,全市直播帶貨超過15萬場次,電商...
瀘州全市適齡報名人數8087人 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報名數量均高于上半年
7月29日,記者從瀘州市征兵辦公室獲悉,全市下半年征兵工作已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全市適齡報名人數8087人,其中大學生5308人、大學畢業生2
今年上半年溫州清潔能源項目完成投資145.5億元 總量位居浙江省第一
記者7月27日從溫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1—6月,溫州清潔能源項目完成投資145 5億元,總量位居浙江省第一;風光倍增工程加快實施,新增風...
陜西明確高校畢業生到省內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 在校期間學費給予補償
記者今天(7月27日)從陜西省教育廳獲悉,陜西省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日前印發《陜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到省內艱苦邊遠地區基
河南已建成高標準糧田7580萬畝 占全省耕地面積近7成
7月27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聽取關于檢查《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河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