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每日快看:異典寫作與古典心事

來源:北京日報  

《鮫典》唐晉 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

張岱有言,“天下學問,惟夜航船中最難對付”,因其“閑來談天說地,四方五行,萬象千年”?!段男牡颀垺芬嘣?,“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雜說、札記、閑談、稗聞,一切“殘叢小語”皆歸筆記。

中國有筆記小說的悠久歷史,現當代文學更鐘情于長篇,對瑣屑的“小道”多有疏忽,然而,時間走到現在,仿佛上了緊蹙的發條,人們精神忙亂棲棲遑遑,世間讀短章者便多了起來。近些年來,我所目睹的,如楊典、盛文強等,都是“新筆記”寫作的高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唐晉的《鮫典》,是我近期讀到的又一部“新筆記”小說。唐晉虛構了一位18世紀的荷蘭貴族斯坦霍普伯爵,將《鮫典》假托于他的名下。

前言如是介紹:1744年,斯坦霍普伯爵在一家光線昏暗的書店里發現了一本航海日志。日記記錄的時間是上個世紀,一位名叫范德薩的荷蘭記者當時正在亞洲海域。引發伯爵興趣的是日志上一百余種海獸的描述,它們奇異而新鮮,有著通靈的能力和智性行為。幾天后,一本沒有來處的書出現在倫敦的一名吹號人手中,指名讓伯爵收下。書中記載了60余種在南亞海域出沒的海獸。伯爵認為它們并非鯨類,而是傳說中的人魚。伯爵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開始研究中國典籍中關于鮫人的記載。1746年5月,由伯爵出資修造的“斯坦霍普號”五桅帆船下水,駛向東印度群島。七個月后,傳來了“斯坦霍普號”遭遇不幸的消息,帆船像幽靈一般漂蕩在海面。1749年暮春,伯爵收集資料,開始撰寫一部與奇異海獸有關的辭典,名為“鮫典”。1757年8月的一個晚上,《鮫典》編撰結束。第二天清晨,伯爵死了。

前言煞有介事,將斯坦霍普伯爵創作《鮫典》的前因后果娓娓道來,仿佛世上真有這么一個人,有這么一部《鮫典》存在過?!鄂o典》正文,包括301條鮫典,每條百余字,或數百字,另有附錄一“相關詞條”、附錄二“伯爵兒子的來信”、附錄三“斯坦霍普伯爵撰寫的小說或筆記”,以及補注。顯然,這是一種煞有介事的后世研究的出版物形式。接近于黎幺的《山魈考殘編》,以考據與尋找的方式,講述著一段段古老的、帶著邈遠氣息的,在口述與故紙間輾轉,在奇想與貌似現實的交叉點上相遇的故事。

301條鮫典,描述各種鮫人的名稱由來、生活區域、外貌長相、生活風俗和逸聞趣事。比如,第51條說,該物種被發現于中國的大魚山,當地稱它們的發音為盧亭,它們身高如人,頭發焦黃且短,眼睛呈黃色,膚色黧黑,尾巴有一寸多長,看見人便驚恐入水。第155條,說其擅吐火為燈燭,漁人常以米酒誘之,致其嘔吐出腸節,截為尺段,燃以夜燭。

九幽探賾,浮白夢筆。這些筆記異象紛呈,仿佛帶領我們回到“天雨粟,鬼夜哭”的時代,它們看似是無聊的閑談,其實,容納“四方五行,萬象千年”,這是從《山海經》流淌下來的源頭,從齊諧夷堅、六朝志怪、唐宋傳奇、三言二拍到聊齋志異,這些浩如煙海的舊紙堆里打撈出來的珍珠,散發著柔和的微光。寫作者楊典曾說,中國小說不僅是文學,更多是雜學、絕學和玄學,中國人的幻想圖書館,自古就建立在這些筆記之中。

301條鮫典,并不都是中國的,還有很多條是歐洲的神話傳說和文學、典籍記錄。比如,第78條講述希臘水手發現了一處洞穴,愛上了住在里面、渾身散發著琥珀色美酒之光的美女。第96條,引述了但丁《神曲》里關于海妖的描寫。是的,歐洲也有古老的博物志的寫作和考證,古希臘的百科全書式哲人亞里士多德的自然觀就有很多想象的成分,古羅馬作家普林尼編纂過《博物志》,在遙遠的往昔,人類的目光難以觸及遠方,人們就用無窮無限的想象力去彌補這個缺憾,去盡力開拓知識的邊界。

海洋把人類阻隔在一塊塊陸地上,海洋詭譎多變、難以捉摸,人類面對海洋恐懼又好奇。這片遼闊深淵里,到底有些什么呢?那些無人踏足的島嶼上,是否有奇特的生物呢?海洋的另一邊,有些什么呢?于是,各種各樣海妖、怪物出現了,形似于人的鮫,就是其中最讓古人感覺親切,也最愛描寫的生物吧。所以,《鮫典》并不只是博物志筆記小說的戲仿,他還讓我們觸摸到我們祖先精神世界的角落,讓我們得以聆聽他們的一些心事。

唐晉的寫作有著日本作家澀澤龍彥《奇想博物志》、種村季弘《德古拉事典》等作品的印記。圍繞鮫人的題材,唐晉完成了他的《奇想博物志》和《德古拉事典》的創作。不過,在這批作家隊伍里,包括楊典、盛文強、黎幺等,都已經完成了考據學與文學的微妙融合,把五花八門的材料巧妙地納入自己的創作體系。相對而言,唐晉的作品是較弱勢的、略遜的。以相似的《山魈考殘編》與《鮫典》而論,兩者的文學技巧不可同語,《鮫典》的材料與成品有“隔”,可讀性落后于前者,缺少前者那種帶給人沉浸式閱讀的喜悅之感?!鄂o典》結構的幾個部分也顯得脫節,這些缺點都需要克服。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