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在稀土方面,網友們通常都持有這樣的觀點:中國稀土儲量全球第一,稀土產量全球第一,稀土出口量還是全球第一。從我國海關總署公開的數據來看,這句話可能已經過時了!
(資料圖)
以2022年為例,我國出口的稀土數量約為4.87萬噸(如上圖)。但進口的稀土數量卻接近12.15萬噸(如下圖)。我國稀土進口量,幾乎是稀土出口數量的2.5倍。凈進口狀態,已持續數年了。
美國,已成為我國稀土進口的首要渠道
海關總署公開的信息顯示,我國2022年進口的稀土數量接近12.15萬噸。其中從美國進口的稀土數量接近8.38萬噸,大約是我國稀土進口總數量的69%。
即便不考慮美國向其他國家、地區出口的稀土,僅計算美國在2022年運往我國的稀土量,就已表明:美國可能已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
目前,我國的稀土儲量仍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稀土產量也是全球最高的,稀土消耗量也在全球各國中領跑。但稀土出口數量第一的位置,看來已經被美國成功奪走了。
只是與我國只出口稀土金屬、稀土氧化物,不再出口稀土礦的狀況不同,美國稀土出口的核心是稀土礦。
仍以2022年為例,我國從美國進口的稀土永磁鐵、氟化稀土、未列名稀土金屬及混合物等合計為7014.467噸,占我國從美國進口稀土總量的8.37%;從美國進口的稀土礦數量為76750.831噸(如上圖),占比91.63%。
目前,中美兩國稀土呈現“互相進出口”狀態
位于內蒙古包頭的中國稀土產品交易所在近期發布了“2022年稀土產業分析報告”,里面引用《美國地質調查,礦物概要》的內容,指出:美國2022年進口的稀土產品中“源自中國的稀土占比降至74%”。
而我國海關總署公開的信息又顯示:我國2022年進口的稀土產品中,來自美國的稀土占比接近70%。這意味著:中美兩國稀土貿易呈現“互相進出口”狀態,且都高度依賴彼此。
原因主要是我國企業具備全球領先的稀土分離產能和專利,而美國稀土產業鏈不完整,當前所需各種稀土化合物和金屬高度依賴進口——美國帕斯山材料公司開采的稀土精礦,要運到中國進行冶煉分離。
另一個過時觀點:美國不具備稀土分離能力
南生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引用稀土報告中的觀點,即“美國不具備稀土分離能力,需要把開采出來的稀土礦全部出口到中國”。
但從我國2022年進口美國7000多噸的稀土永磁鐵、氟化稀土、未列名稀土金屬及混合物等數據來看,美國已具備部分稀土礦的分離能力了。之前的觀點已過時,需要及時修正。
當前的美國,正在積極構建稀土產業鏈,擔心中國會把稀土當作反美國制裁的工具,并試圖削弱我國在稀土產業鏈上的競爭優勢。
在此背景下,美國謀求在稀土開采、加工、生產和貿易等環節提高影響力,特別是在2021年的時候,美國在得克薩斯州建設兩處重、輕稀土分離加工廠。傳言,還計劃要新建更多工廠。
如果美國今后開采出來的稀土礦,無須再大量運往我國進行冶煉、加工,那可能會對我國企業在稀土供應鏈中游環節的經濟收益產生直接影響,盡管這些影響是可控的。
未來十年,全球稀土供應鏈可能會有兩條
目前,我國仍然是全球稀土的重要供應者,特別是我國稀土分離、冶煉產能接近全球總量的90%。再加上我國稀土消耗量也是全球第一,市場需求巨大,以至于美國不得不將其開采出來的稀土礦,大量運往我國。
但也需要看到海外稀土分離產能在不斷提升,美國正聯合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布局、研發和生產基地,積極推動建立另外一條“不依附”中國的稀土產業鏈。
例如,澳大利亞的萊納斯公司在馬來西亞的關丹投資建設稀土分離工廠,美國莫利礦業(Molycorp)公司投資16億美元制備輕稀土加工設施,美國國防部給帕斯山材料公司資助3500萬美元進行重稀土分離加工……
雖然我國企業仍在全球稀土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掌握著數量最多的專利。但經過多年謀劃布局,美國在重建稀土產業鏈方面的確已取得不少進展,尋求對華稀土“脫鉤”。本文由南生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
全球受監管開放式共同基金規模猛縮水76萬億元
日前,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發布2022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共同基金(對應到
武清大良鎮
1、大良鎮是武清區的下屬鎮。2、下轄55個村。3、總面積80 2平方公里。
每日消息!社區“小情懷”
一米八的個頭,身形魁梧,高大威猛,乍眼看去,誰也不會把眼前這個“大塊頭”與一名“管天管地,管人喝酒撒
搞笑外國人懷孕_什么人不容易懷孕
1、備孕期間,很多女性可能懷孕時間不長,可能是內分泌失調造成的。2、現在女性工作和精神壓力太大,可能會
有機金屬(關于有機金屬介紹)
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有機金屬,機金屬介紹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有機金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