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智東西 >

中消協:六成老人遭遇打“親情”牌營銷 故意夸大質量成養老消費最常見問題_每日焦點

來源:北京商報網  


(相關資料圖)

北京商報訊(記者 藺雨葳)4月1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2年養老消費調查項目研究報告》指出,老人居家養老需求重在家政清潔、餐飲、老年飯桌等“日常所需”。機構養老需求重在“醫養結合”,特殊護理用品、輔助用品需求增加。低齡老年人消費更具活力,升級型消費需求明顯,高齡老人養老亟需加大支持力度。整體而言,老年人消費環境仍需“適老化”提升。

調查顯示,家政、清潔、餐飲、老年飯桌、社會交往是居家養老更需要的服務內容,其中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還更需要康復護理和日間照料服務。但老人需求轉化為實際消費行為的比例較低,購買過家政清潔等日常照料服務的受訪者占比27.84%,慢性病診療及康復護理等醫療服務的購買者占比22.48%,購買過餐飲服務、老年飯桌等服務的占比20.59%。

近四成老年消費者對相關服務的認同感不高,價格不透明、泄露過多個人信息、遭遇其他親情銷售為主要槽點。

機構養老的需求重在“醫養結合”,服務性價比更受關注。超過四成消費者認為養老機構收費合理性一般,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滿意度為62.03%。此外,低齡老人升級型消費需求明顯,專用食品受老人認可。身心和觀念影響老年人的消費選擇和消費過程。消費環境需更加“適老”,老年人維權意識有待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結果顯示,60.91%的老年消費者遇到過打“親情牌”進行營銷的情況。老年人遇到最常見的消費問題包括故意夸大質量(62.88%)、虛假折扣優惠(54.74%)、商品或服務質量差以次充好(53.06%)、價格不透明(49.60%)等。當遇到消費糾紛時,41.99%的老人找商家或購物平臺理論,26.25%的老人打電話向消費者協會等機構投訴,19.99%的老人自認倒霉,表明老年人在消費維權方面仍缺乏必要的引導與幫助。

面向養老服務供給端,調查顯示,居家、社區、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服務標準體系尚待完善;助老設施和產品供給不足,人性化程度尚待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較受歡迎,政策紅利助推服務惠民;老年用品購物渠道受限,便捷化程度仍需提升;高齡人群剛需凸顯,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強。

依據此次調查結果,中消協提出進一步改善養老消費環境的5條建議:開展老年用品與涉老服務質量專項提升行動;加大高齡老人養老服務供給支持力度;暢通老年消費渠道,構建老年消費便利圈;依托養老服務智慧化和科技化,推動養老服務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推動科技助老,營造“適老”消費環境;通過加強養老消費安全宣傳教育,強化重點領域養老消費維權,改善老年消費維權環境。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