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開機前是一面普通的穿衣鏡,開機后,就能跟隨里面的虛擬教練進行健身,同時還可用AI攝像頭糾正動作……自2021年以來,智能健身鏡不僅得到資本狂熱追捧,也吸引了很多用戶在社交平臺上“種草”。然而,《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實際使用中,智能健身鏡卻被吐槽存在很多問題。業內專家表示,智能健身鏡要想獲得進一步發展,還需直面消費者的“靈魂考問”。
市場關注度持續提升
智能健身鏡可以說是居家健身需求的產物,和普通穿衣鏡的模樣差不多,配合AI技術,可以播放各類健身課程視頻,同時,虛擬教練還能實時糾正用戶的健身動作。
相關數據顯示,在歐美市場,這樣的AI和硬件結合的健身方式已擁有大量消費群體,市場發展迅速,如健身品牌Mirror2020年實現營收1.17億美元,全年健身鏡銷量已超過9萬臺。
在國內,智能健身鏡也存在一定的用戶需求。艾瑞咨詢統計顯示,我國智能健身鏡2020年的市場規模約為0.3億元,出貨量約為0.4萬臺。到2025年,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2億元,出貨量達到187萬臺。
2021年6月15日,某頭部主播首次帶貨某品牌的智能健身鏡,當晚該直播間就售出1484件,銷售額達476.33萬元。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智能健身鏡市場已然成為各大
廠商和資本追捧的熱門賽道。行
業主流玩家主要包含三類,以FITURE、Mirror、myShape、YUPP等為代表的初創公司,以樂刻、咕咚、小喬體育等為代表的健身行業資深企業,以及以百度、小米、華為為代表的科技公司。
如今,智能健身鏡進一步在社交平臺里蔓延發酵,正在成為健身人群中的新網紅產品。如在某社交平臺上,《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以“智能健身鏡”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了3300多篇筆記。這些筆記中以“種草”方式為多,基本形式為網友記錄自己使用健身鏡的情況,且很多筆記都包含了配合虛擬教練的運動場景。這些筆記給人的感覺多是智能健身鏡顏值高、科技感強。
后續課程收費被詬病
雖然智能健身鏡市場看上去很是火熱,但是不少用戶認為這種健身產品價格高且存在空間使用限制及后續課程收費等問題。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發現,目前有5個品牌的智能健身鏡產品在售,價格在4000元到1萬多元不等,但銷量平平,大體呈現出價格越高銷量越少的趨勢。例如一款售價9999元的億健智能健身鏡銷量為0,一款售價4799元的FI?TURE魔鏡旗艦版健身鏡月銷量也僅顯示為500+。而在某短視頻平臺上,記者發現,智能健身鏡銷量大都不超過兩位數,其中,銷量最好的是售價為4199元的FITURE健身鏡,僅為550件。
在某社交平臺上,很多用戶評論智能健身鏡價格并不便宜。比如,用戶“一只小尾巴”就評價她買的產品“大幾千搬回來,可性價比不高”。
除了價格,不少用戶還認為擺
放智能健身鏡還需要較大的空間。有用戶表示:“需要一個可以蹦跶的空間,特別是下肢訓練和拉伸課對空間需求非常大。”
除了硬件,使用智能健身鏡后續需要不斷付費買課程也被很多用戶詬病。
用戶“一只小尾巴”表示,她買的健身鏡“課程太小兒科了”,而且不續費、不買課程就無法繼續跟隨虛擬教練健身。據記者了解,不同品牌的課程費用在每年1000元到2000多元不等。
還有用戶反映,有的品牌課程內容有限,只能上與之匹配的APP里的課程,如FITURE不能連接其他運動APP,無法互聯互通。FITURE客服近日在回復《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時稱,FITURE確實不能和其他運動APP互聯,但自帶課程亦很豐富。據客服介紹,其課程分直播、錄播、AI課程等。
艾瑞咨詢行業分析師表示,健身鏡品牌希望能通過內容付費賺取更多利潤,但到目前為止,國內用戶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為產品付費上,內容付費接受度較低。在購買完硬件后,每年多出的上千元的續費還是有些讓人感覺心疼。
體驗短板待補
除了價格及使用成本外,不少消費者還反映智能健身鏡的使用仍有短板,其中包括硬件、AI功能、流暢度等,這些問題都讓用戶對使用健身鏡的滿意度進一步降低。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發現,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4條針對小度智能健身鏡的投訴,其中有2條反映“溫度過高自動關機”。而在某電商平臺上,有用戶評論購買FITURE智能健身鏡后“一直在死機,真的好心煩”。不過客服表示,該用戶反映問題目前已
經解決。
在使用體驗上,有的用戶反映,當不能面對屏幕做動作時,有的智能健身鏡無法給出語音提示,只能以文字的方式提示。更重要的是,許多健身鏡給出的建議過于程式化,不能根據用戶的具體情況給出個性化的建議。
此外,還有用戶反映智能健身鏡存在動作識別不準確、動作糾正提醒延遲、動作檢測范圍受限、聯網信號卡頓等問題。
對于和體驗感聯系密切的AI技術,有媒體日前評測 FI?TURE、YUPP、JJ mirror的三款產品發現,在實際使用時,有的品牌和官方所說的智能還有一定的差距,個別產品不能對于用戶動作做到及時響應。
或與體驗不佳有關,智能健身鏡在一些二手平臺上的轉讓數據也呈現增長趨勢?!吨袊M者報》記者在某平臺上看到,低價轉讓智能健身鏡的帖子不少,而且價格誘人,如有人把原價4000多元的產品在僅使用幾個月后就以1000多元包郵轉讓。
針對消費者提到的問題,業內人士宋鳳忠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終端與服務相結合
的產品模式存在時間不長,加之使用場景復雜,所以難免會出現問題。他認為,就健身鏡硬件來說問題不大,比如聯網信號卡頓問題,目前的寬帶往往都是光纖,很穩定,信號不佳可能與用戶使用的環境有關。而其他問題可能是與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尚未成熟有關。
宋鳳忠表示,就智能健身鏡來說,目前雖然價格有所下降,但因為整個供應鏈比較緊張,銷量也少,廠商的成本較高。囿于銷售數據有限,商家收到的用戶問題反饋也相應有限,難以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科學分析,建議企業加強數據研究,強化硬件和智能服務的匹配,以優化設計,增強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關鍵詞: 智能健身鏡 直面消費者 靈魂考問 虛擬教練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