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家 >

中國和平合作善使基金會項目部主任馬偉先生對當前“中國公募基金發展現狀與趨勢”

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  

從封閉式基金的初創期,到開放式基金的創新期和股票基金的爆發式成長期,以及后來的徘徊期與高速發展期,基金產品數量與規模激增的同時,也為老百姓、企業和機構投資者輸送了福利。此外,公募基金的運作模式與銷售模式也在不斷變化,使得投資趨勢由主動逐漸轉為被動,機構投資者份額也慢慢擴大。馬偉先生強調,相比其他資管產品,公募基金具備的四大優勢在于:其一,有高學歷人才稟賦所帶來的專業投資能力;其二,有全市場覆蓋的產品線;其三,有嚴格的風控體系;其四,有完善的信息披露。

馬偉先生結合資管行業發展、低利率市場環境,以及地產行業日益低迷的情況,當前我國公募基金發展的宏觀環境。他指出,全球的資產管理行業正在高速發展,2021年,全球資產管理規模已經突破100萬億美元,同比增長達11%,每年資產凈流入占年初資產規模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左右。而我國在2018-2020年中,資本市場產品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7%,推動居民投資方向的重心從不動產和銀行理財產品向資本市場產品與境外投資轉移。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疊加當前低利率市場環境,公募基金已成為“凈值化產品”的領頭羊。

在地產行業低迷的大形勢下,馬偉先生指出,隨著“房住不炒”定位的不動搖,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2021年多家中資地產企業美元債出現了違約或延期兌付情況,房地產或許已經不是居民投資的最優選擇。根據美國、日本的歷史經驗,在地產回報不明朗的前提下,居民資產配置重心將從房地產向股票、基金金融資產轉移,這將為基金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馬偉先生闡述了公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他指出,從資金管理規模來看,當前公募基金與銀行理財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公募基金管理合計規模已經達到34萬億元,實際上已經超過了銀行理財的規模。這也是我國公募基金的未來發展趨勢之一。

因此,我國公募基金的權益產品占比有望持續提升。另外,得益于公募產品費用率的逐步下降,配置指數基金也是一個大方向。同時,隨著資產配置時代開啟、金融科技賦能、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我國的公募基金組合投資管理模式將興起,智能投顧接受度將逐漸提升,“鲇魚效應“也將逐漸明顯,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