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沈陽網
沈陽市紀委監委以醫保欺詐騙保案件為切入點,深入開展醫保領域大數據監督工作,推動沈陽市醫保局建立日常費用審核、醫保反欺詐、DRG付費審核等系統,僅2022年就拒付、追回醫保資金1.87億元,治理質效持續顯現。
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是紀檢監察機關在黨的自我革命中擔當職責使命的關鍵之舉、決勝之要。沈陽市紀委監委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守正創新,構建起大數據監督和辦案“雙輪驅動、兩翼齊飛”工作新格局,以數據賦能一體推進“三不腐”,整體推動紀檢監察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
促進監督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2022年,市紀委監委在營商環境、糧食購銷、醫保、教育、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開展大數據監督建模工作,提升發現問題能力,精準發現問題線索,推動腐敗問題成領域、成系統、成建制糾治解決。一年來,通過大數據監督建模新立案220件,黨紀政務處分237人,組織處理82人,留置17人。
依托大數據賦能監督,不僅能有效幫助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推動問題解決。比如,市紀委監委運用大數據監督揪出“糧倉碩鼠”,推動將監督模型植入糧食購銷領域監督治理平臺,促進治理能力提升,沈陽糧油集團所屬第一糧庫成為全國6個“國家糧食購銷領域監管信息化建設”試點庫之一。
市紀委監委持續釋放大數據監督原創地優勢,助力“數字政府”質效提升。2022年,市紀委監委推動建設了全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時掛載更新數據的權責部門增加到437個,部門間共享和調用數據12億次;推動市直有關單位完善行權管理平臺建設,從10家單位拓展到21家單位,建設全市統一的行權治理監督平臺,植入“監督倉”模塊,2170項行權事項實現全程監督、實時監督、嵌入式監督。
大數據監督、大數據辦案
“雙輪驅動”
2022年,市紀委監委將大數據理念和技術運用到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堅持大數據監督、大數據辦案“雙輪驅動”,不斷提升監督治理效能。建成大數據辦案平臺,并深度應用“數戰寶”開展大數據辦案,研發了“一鍵搜”數據查詢和“一陽指”數據治理工具,通過大數據穿透分析、綜合運用模型戰法,輔助案件突破、提高辦案質效。截至目前,已通過大數據辦案手段建立專案2237個。“以金融專案為例,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比對形成問題線索396條,協助清收162億余元;對大數據精準研判出的5名不良貸款企業高管,果斷采取留置措施,一舉清收94億不良貸款。”
“通過大數據監督發現問題,大數據辦案查透問題,監督模型嵌入治理系統從源頭解決問題,實現由監督到辦案再到治理的一體貫通、閉路循環。”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比如,建立了“停車場”專項整治大數據監督模型,發現違規占用國有綠地經營停車場等問題,運用大數據辦案手段穿透背后利益鏈條,查實相關責任人行賄受賄問題,并推動主責單位打造全市“好停車”大數據平臺,將監督效能轉化為治理成效。
推動解決
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堅決糾正,我們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化整治。”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市紀委監委通過大數據監督,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助力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不斷實現新躍升。
比如,在全市推進“陽光三務”,公開基層黨務、村(居)務、財務,將“小微權力”納入大數據監督平臺,做到老百姓“急難愁盼”應納盡納、應曬盡曬、應管盡管,收到了把公開直白、讓百姓明白、還干部清白的良好效果。又如,聚焦基礎性、普惠性民生資金監管問題,暖心護航“一老一幼”。建立高齡老人補貼應領未領問題大數據監督模型,推動高齡補貼發放實現“政策找人”“應享盡享”;針對義務教育入學問題,深化治理體系建設,推動市教育局比對戶籍和房產信息庫,以“線上普查”根治“擇?!毙袨?,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唐心萌
關鍵詞: 紀檢監察工作
詩句就是組成詩詞的句子 精心整理的表達悔恨懊悔的詩句
表達悔恨懊悔的詩句詩句就是組成詩詞的句子。詩句通常按照詩文的& 39;格式體例,限定每句字數的多少。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表達悔恨懊悔...
勿忘恩師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 整理的關于歌頌教師節(教師)的詩歌
贊美老師的詩歌30篇引導語:老師,一個千年流傳下來的職業,勿忘恩師,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對于老師的的辛苦培育和辛勤付出,作為莘莘...
方文山最經典的歌詞 整理的方文山最經典的歌詞
方文山最經典的歌詞方文山的歌詞未成調已成歌,幾乎每首詞都是一首耐人咀嚼的詩,每句話都是一幅美麗的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方文山最經...
浮生若夢紅塵中多少緣于今生錯失 整理的傷感的經典美文
傷感的經典美文(精選27篇)浮生若夢,紅塵中多少緣于今生錯失,在失之交臂的那一刻,我們不曾發覺,任由那屬于自己的緣在時空變幻中漸行漸遠
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整理的顧城詩集大全
顧城詩集大全顧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