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今日熱文:化身“鋼鐵俠”保一城平安 沈陽疾控人員的抗疫日常

來源:沈陽網  

每次出現疫情時,我們都會迎來一場全民抗疫的阻擊戰、殲滅戰。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市疾控中心”)應急管理所就是前沿指揮所,不斷接收一線信息,又不斷下達指令。

連志勇是市疾控中心應急管理所所長,每次疫情來臨,他總是帶領流調隊員們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這個過程中,流調隊員們就像一名名戰士,用血肉之軀和鋼鐵般的意志,與疫情進行著頑強戰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病毒動向緊追不舍

流調溯源跑贏疫情

市疾控中心現有6個部門和24個業務所,應急管理所既是職能部門,又是業務部門,需要組織協調中心內部各部門和對外聯系各區縣和委辦局,同時還需要現場指揮應急隊伍進行疫情防控并開展流調溯源工作。

連志勇介紹說,疫情防控大致要經過發現疫情、報告疫情、流調溯源、密接者管理、疫點封閉消殺等幾個流程,其中工作量最大、最繁瑣的就是流調溯源工作。流調溯源主要目的是找到疫情的源頭,摸清它的上游和下游,搞清病毒是從哪里來的,又傳染給了誰,通過現場和電話調查,排查出病例發病前7天所有的詳細行動軌跡,任務之繁重可想而知。

通過公安部門的配合,通常一個陽性病例排查出的一密、次密、風險人群的數量會呈幾何級增加。隨著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其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力更強,因此要求對密接者的排查力度越來越大,排查速度越來越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所有與病例活動軌跡接觸的人都劃到管控范圍里,進行健康監管,劃定的范圍越大,需要疾控部門研判風險、核實調查的工作量也就越來越大。

在流調溯源隊伍里有專門的密接排查組,工作人員要對流調溯源過程中發現的暴露人員進行風險研判,劃定管控級別,再把這些人的數據和資料推送給各自屬地。比如確診病例去過一家飯店,同時空接觸的人可能分布在全市各區、縣(市),甚至還有的排查時已經離開本市,所有人員信息都要通過密接人員管理平臺系統推送給相應的地區進行管理。

密接者信息處理的工作量非常大,成千上萬的數據都要經過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來進行傳遞和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遺漏。因此,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肩上的責任非常重,每天不僅工作繁忙,還要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每個人都有鋼鐵意志

匯聚成堅強的集體

連志勇說,3年來,沈陽經歷了數次疫情。其中,今年3月6日開始的這波疫情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對疾控部門考驗最嚴峻的一次。在疫情暴發之初,為了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連志勇和同事連續奮戰了三天三夜,“當時我們是想通過10天左右時間,將疫情消滅,所以我們采取了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方法?!钡髞硪咔槌霈F了變化,這場抗疫轉為持久戰。

為了工作人員的安全,連志勇和同事集體住進了隔離賓館,一住就是45天。這期間,有些地區疫情比較嚴重,市疾控中心就派出援助隊伍去現場辦公,因為人手緊張,很多同志都是超負荷工作。應急管理所副所長趙雪連續作戰后,身體有些扛不住了,但一直咬牙堅持。一次晚上加班兒,她勞累過度,暈倒在崗位上,但回到房間稍事休息,第二天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流調溯源隊伍里寶媽很多,而且孩子都很小。因為疫情,她們都駐守在賓館,只能通過視頻和孩子見面,但所有人沒有因此退縮,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應急管理所還擔負著市疾控中心的應急物資管理工作,負責人王世超是個能干的小伙子。流調溯源隊伍、實驗室、采樣組、轉運組、消毒組一線隊伍的所有個人防護裝備,以及隔離賓館需要的防護服、口罩、帽子、鞋套、消毒藥等應急物資的配備,都由他牽頭負責。隔離賓館一啟動,王世超每天要負責二十幾箱物資的調配,有時一天啟動三個隔離賓館,小伙子常常累得倒在地上就睡。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是新聞發言人。疫情期間,她每天都要負責組織發言稿,還要負責疫情防控的日常管理工作。遇到新的病例出現,年近退休的她同樣和其他年輕人一起夜以繼日地戰斗在流調溯源一線。同事們都稱她是“女漢子”“女鐵人”。

無法享受完整的假期

疫情不退他們不休

自從連志勇走上市疾控中心應急管理所所長這個崗位起,幾乎就沒有休息日和節假日。因為要隨時面對市、區縣疾控中心,各委辦局,機場,火車站等多個部門單位、點位的信息溝通,他的手機一直保持24小時暢通,給出解決意見,而且有些地方的疫情還需要他到現場去處理,幫助研判風險,劃定風險區。在疫情期間,即便是三更半夜,只要是接到突發疫情信息,連志勇就趕到指揮部研判風險。

連志勇說,自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后,他近3年來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假期,很少能跟家里人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因為放假人員流動增多,來返沈人員增加,每次放假的時候便是防疫最關鍵的時候,也是疾控人最忙、最緊張的時候,因此疾控人都是24小時值班。

剛剛過去的“十一”,廣大市民享受了一個平穩安寧的假期,但疾控部門的工作人員卻付出了比平時更多的辛苦?!叭疽粓觥笔羌倨诜酪叩闹攸c。假期出入境航班明顯增多,一旦發現陽性病例,他們便要對這些病例進行流調溯源和閉環管理。

“十一”期間,連志勇幾乎沒睡上一個安穩覺,電話經常在半夜響起。因為在列車和航班上經常會發現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需要市疾控中心核實信息,研判風險,然后組織人員對這些人群進行集中隔離、居家隔離以及安排轉運等。

連志勇手機里的幾十個微信群都是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如流調群、隔離賓館群、轉運群、核酸檢測群以及各種信息報告群,還有各種防控專班,如機場專班、火車站專班、進口冷鏈專班、非冷鏈貨物專班……這些群信息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常常讓他應接不暇。

連志勇說,這3年他已經換了好幾個手機,越換內存容量越大。因為手機里所有關于疫情的信息都不敢刪,微信里的所有留言、文件也都保留著,便于隨時查閱。手機內存占用越來越多,只能不斷升級手機配置。

連志勇和市疾控中心獲得了很多國家級、省級、市級榮譽,但他說,和榮譽相比,他們更看重的是疫情防控效果。每次抗疫勝利的背后,都有這些疾控人的付出和擔當。是他們在用辛苦的勞動和無畏的奉獻,為沈城的平安保駕護航。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劉東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