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沈陽網
(資料圖)
本報訊(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周賢忠)9月15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文《接力傳遞!請幫這4位志愿軍烈士尋找家鄉和親人》,全國各級媒體跟進。本報也于16日在“心往沈陽”迎歸特刊中刊發文章《心往沈陽:從37枚印章開始》。全網志愿者積極響應,很快找到了兩位第八批歸國在韓志愿軍烈士的親人。
在第八批歸國的在韓志愿軍烈士遺物中,發現侯運恩、史萬忠、楊忠貴三位烈士的印章和一張寫著“洪齊”的紙條。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媒體發起網絡行動,向全社會征集尋親線索。
16日上午,志愿軍烈士鄧仕均的兒子鄧其平駕車從天津出發,來到河北廊坊霸州剪榮鋪鎮十間房村,見到了史萬忠烈士的兒子史榮升。經過詳細了解交談,他基本可以確定,史萬忠烈士親人找到了。史榮升今年74歲,在他6個月大時,父親就參軍走了,他對父親沒有任何記憶。這么多年來,他一直在尋找父親埋葬地,但無結果。這次能夠通過烈士生前攜帶的一枚名章找到父親遺骨,他做夢也沒想到。史萬忠烈士還有一個女兒叫史桂榮,今年78歲,現住河北石家莊。鄧其平說,只要最后烈士家人與歸來的烈士遺骸DNA比對上,就可以最后確定了。
烈士楊忠貴的親人,也在志愿者幫助下,在遼寧丹東鳳城賽馬鎮找到了。
在第九批歸國的88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物中,有一枚印章刻著“陳淑彬”三個字。有志愿者查詢抗美援朝紀念館官網,發現有一位陳淑彬烈士,籍貫為山東省莒縣陵陽鎮陳家河水村,生于1923年,犧牲于1951年,所屬部隊為志愿軍第25軍73師38團。當地志愿者15日晚上就趕到烈士老家,通過走訪調查發現,烈士陳淑彬還有一個兄弟陳淑標,也是志愿軍烈士。兩人當時都沒結婚,沒有留下子女。16日,陳淑彬、陳淑標8位親屬都進行了DNA采集,將會送到北京比對,進一步核實確認。
志愿軍第63軍烈士姜希昆的侄女姜英說:“希望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從無名變有名,讓烈士從回國到回家?!?/p>
關鍵詞:
不要錯過網上報名時間!北京本市2022年秋季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將開始
本市2022年秋季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將從9月16日開始。記者昨天從市教委獲悉,網上報名時間為16日上午7時至22日下午4時,考生可通過中國教師
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有67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標識 建筑面積約1005萬平方米
昨天,城市副中心舉行綠色建筑新聞發布會。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建管局局長、通州區副區長盧慶雷介紹,截至目前,副中心(155平方公里)
全國設區市中獲批的首個市級試點 淮安“市級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獲批立項
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司法部聯合發布2022年度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司法行政領域)項目,淮安市司法局市級公共法律服務
臨沂市博物館等9家單位被評為2022年度市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
根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創建工作相關要求,依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要求與評價》(LB T075-2019)及其評定細則,經過宣傳動員、申報自檢、推薦初
河南從5個方面共采取22條措施 推動豫商豫才返鄉創業發展事業
@豫商豫才,老家河南歡迎您返鄉創業——9月14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獲悉,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豫商豫才返鄉創業的通知》,從5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