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24小時 >

百事通!遼中區:解放思想謀發展“邊角經濟”助增收

來源:沈陽網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關乎農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遼中區農村干部、群眾解放思想、真抓實干,以“三美”建設為契機,因地制宜,主動作為,選取試點村積極探索農村閑置土地資源發展“邊角經濟”,讓土地“生金”,實現“美麗村屯”建設與“美麗經濟”有效銜接,在提升農村顏值擔當的同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組織引領,把握“邊角經濟”發展方向。在潘家堡鎮于家臺村村部,一場氣氛熱烈的大討論正在進行。該村黨組織書記佟亮正同鎮包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就如何用好村中心道路兩側的閑置土地共同商議。遼中區通過形成五級聯動體系和構建“四位一體”機制,幫助村黨組織理思路、制規劃、定措施,依托黨建+美麗村屯尋找方向,進一步激發村黨組織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強烈意愿。

黨員帶頭,擦亮“邊角經濟”活力名片。劉二堡鎮木耳崗村村集體購買了2100斤花生種子,在村“兩委”成員、網格員帶領下,20余名黨員志愿者主動參與種植,目前已完成種植面積90余畝,初步預計村集體可收入3萬元,每戶可增收百余元。遼中區通過建立“長效管理”責任制度,由村黨組負責統一運營管理,由村“兩委”成員、網格員和黨員志愿者對集中閑置土地的經濟作物幼苗進行日常管理,進一步激發村(社區)黨員干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責任感、使命感。


(資料圖)

群眾參與,聯結“邊角經濟”利益機制。在廣泛組織動員下,養士堡鎮養前村全體620戶農戶以家庭為單位,每家門前兩側總面積為約1萬平方米,由村黨組織統一栽植,由個人負責管理,形成整街“翠綠叢中點點紅”的景觀帶。待深秋果實成熟后,再由村黨組牽頭,統一收購、出售,所得資金將按照3:7的比例進行分紅,讓群眾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中嘗到“甜果”。各地按照誰種植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進一步激發村民群眾參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全區各鎮(街道)將繼續指導各村(社區)按照《遼中區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美麗村屯建設行動方案》要求,在試點村成功經驗帶動下,打造名村、名雁、名品等“三名”品牌創建,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打下堅實基礎。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劉宏偉 通訊員 張芷豪

關鍵詞: 解放思想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