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
造紙行業是我國首批納入碳交易的八大行業之一。在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下,優化能源結構、推進綠色發展,已成為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6月24日,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碳中和是一個長期目標,不能僅依靠國家政策,還需企業提高自身固碳意識,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技術創新減少碳排放。
目前,我國造紙工業主要依靠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產生的熱力進行紙漿和紙張生產,化石能源約占外購能源的80%,而生物質能源在全部能源中的占比不到20%。中國造紙協會理事長趙偉指出,造紙行業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面臨的挑戰是史無前例的”。
造紙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有望下降約10%
據中國造紙協會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人均紙張消費量只有發達國家的一半左右。預計到2035年,我國人均紙張消費量在120千克至130千克,2035年前仍需增加5000萬噸至7000萬噸的供給量。
“要切實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轉化為地方、行業和企業的實際行動。”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給“2021碳中和與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的書面致辭中指出,造紙行業既是資源和能源消耗大戶,又是排放大戶,既造林又用林,通過林漿紙一體化和循環利用等,有巨大的減碳潛力。
趙偉強調,造紙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解決五個方面問題,包括解決預判紙張需求總量和產能達峰、新增產能增速科學合理控制,尋找替代能源、現有技術裝備突破,確定新的能耗標準及淘汰落后產能,新增碳匯和碳儲存等。
“造紙行業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還需調整產業和原料結構,根據造紙工業的特點,解決回收問題;提高生產力能效和生產技術水平,減少使用化石能源,增加綠色能源和生物質能源比例。”趙偉說,如果上述措施得以實施,造紙及紙制品行業的碳排放可在2030年達到峰值,單位產品能耗可以在“十四五”下降7%的基礎上再降低2%至3%。
通過先進技術解決問題
部分造紙企業已經行動起來。翟京麗說,APP(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減排30%。根據這一目標,企業已著手進行能源回收,用生物質能源逐步替代煤等化石燃料;通過技術創新及設備改進,提升水的重復利用率,減少水耗;通過科學營林,提高出材率,確保原材料的可持續管理等。
據統計,截至2020年,APP(中國)在國內已有超過26萬公頃的林區,累計吸收二氧化碳約4239.51萬噸,2020年碳匯凈增量達462.39萬噸。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提醒說,不同品種、不同樹齡的樹林,產生碳匯量不一樣。如玉米、高粱等碳四植物用同樣的水灌溉,成長過程中吸收的碳遠超其他植物。世界上碳四植物約有50多種,將其中部分進行轉基因培育,使其干莖生長更快,收割后利用余熱碳化,固碳成本將大大低于傳統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
目前,國家正在編制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謀劃綠色低碳科技攻關、碳匯能力鞏固提升保障方案等。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遠比其他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任務更繁重更艱巨。除了國家頂層設計、各方積極行動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技術創新上有更多成果,通過先進技術來解決問題、達到目的。”中華環保聯合會主席孫曉華說。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