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星新聞
美國宇航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近日發布了一項新分析:地球從大氣中吸收的熱量大約是15年前的兩倍。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該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諾曼·勒布認為:“地球吸收的能量過多,這將導致溫度進一步升高、雪和海冰融化量增大以及海平面上升。這都是社會真正關心的事情。”
這一研究刊登在本周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雜志上。研究發現,地球能量不平衡的原因是,從2005年到2019年,地球吸收的太陽能與反射回太空的能量之間的差值大約翻了一番。研究小組在分析中評論:結果是“驚人的”。
太陽能,對地球上的生命存在十分重要,但地球將能量反射回太空同樣重要。這種微妙的平衡,決定了地球的氣候。
科學家們使用衛星數據來衡量這一平衡,當地球獲得的能量超出了正常水平,科學家稱其為“正失衡”。勒布告訴媒體,正失衡情況下,最明顯的影響是全球氣溫升高,除此之外“還可能看到大氣環流發生變化,干旱等更多極端天氣出現。”
失衡下,大約90%的過剩能量最終將流向海洋。海洋溫度升高導致水質酸化,又將影響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將衛星測量結果與一系列全球海洋傳感器傳出數據進行對比,得出了相似的結論。而未流入海洋的剩余能量,將會留在大氣中。
研究者分析,造成這一能量失衡的原因之一是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同時,它還受到氣候變化引起的正反饋回路影響:隨著全球氣溫升高,大氣中水蒸氣量增加,從而進一步提升溫度。全球變暖,又導致了積雪和海冰融化,這又使得太陽能的自然反射體減少。
能量失衡的另一個原因是太平洋年代際振蕩從2014年到2020年一直處于正位相。由負到正的突然轉變,導致海洋上空云層減少,促使太平洋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
美國西部地區正在遭遇歷史罕見的干旱和極端高溫天氣,在此背景下,該研究警告說,地球吸收的熱量必須減少,否則氣候變化將繼續惡化。
勒布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長期的觀察才能充分掌握長期趨勢。“我希望未來幾十年能源失衡的速度能夠下降。”勒布還稱,“否則,我們將看到更可怕的氣候變化。”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