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春季蕁麻疹(風疹)高發,中醫防治有方法

來源:廣東中醫藥  

SPRING 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換季高發病蕁麻疹也蠢蠢欲動,不少人出現了皮疹、發癢的情況,反反復復,讓人十分苦惱。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疙瘩”,中醫稱為癮疹,主要表現為皮膚突然瘙癢,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或白色風團,短時間內可自行消退。這類風團起得快,消得也快,可謂“來去無蹤”。

中醫認為,蕁麻疹在春季高發,歸因與脾胃、肝木有關。肝為風臟,春季又主肝木,一旦肝木過于亢盛,就容易引起內風。除此之外,肝木克脾土,再加上濕氣的影響,人在春天的脾胃功能會偏虛弱,身體上更容易脾虛濕困。當濕熱不得疏泄,就會郁于皮毛腠理之間。


(資料圖)

此時若是剛好碰到風邪趁虛而入,尤其對于肌膚腠理疏松的人來說,就很容易誘發風團。

如何確定是不是蕁麻疹?

可以用十字劃痕法來確認身上的包是否是蕁麻疹: 在身上完好的皮膚處用棉簽稍微用力劃一個十字,大約3分鐘后看是否會出現凸起的痕跡。若有突出的痕跡,說明已經患了蕁麻疹,無反應則代表沒有問題。

蕁麻疹同時還具有以下特點: ① 起病較快,常突發全身或者局部的出疹,疹子大小不一,呈鮮紅色或者白色。 ② 皮疹的數量較多,表現為整塊、成團、成片,中間像浮起一個包,周圍還有紅圈。

③ 一天反反復復多次起疹,消退后容易又浮起。

蕁麻疹的發病原因

在中醫文獻中,慢性蕁麻疹的發病最早見于《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記載:“少陰有余病皮痹隱疹?!?

其后《金匱要略》提到:“風氣相搏,風強則為癮疹,身體為癢。”

《諸病源候論》也記載:“人皮膚虛為風邪所折,則起癮疹?!?

《素問·風論》中說:“風者,百病之長也”、“風者,善行而數變”。

中醫素來將“風”看作很多疾病致病的主要因素,因此蕁麻疹所起的疹子,也被稱之為“風團”。 “風”雖然 被中醫認為是致病因素,但卻只是誘因,屬于外部因素。

中醫學認為,癮疹的發病大多還與這些因素有關:如素體稟賦不足,復感風寒、風熱外邪客于肌表;或飲食不節,腸胃濕熱,復感風邪郁于肌腠;或情志不暢,沖任失調,血虛生風,肌膚失養等。

其病機要點為外風客于肌表或內風郁于肌腠,一般急性蕁麻疹多為實證,慢性蕁麻疹多為虛證。

分清癥狀 辨證治療

中醫通常將蕁麻疹分為風寒型、風熱型、胃腸實熱型、血虛風燥型等。

風熱犯表型

風團色紅,灼熱劇癢,遇熱加重,伴發熱,咽喉腫痛;苔薄黃,脈浮數。

此類患者常常是在吃了各種煎炸燒烤等熱性食物后出現加重,而且氣溫越高蕁麻疹就發作越厲害,真是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待在空調底下吹風。

風寒束表型

風團色白,遇風寒加重,得暖則減,伴惡寒;舌淡苔薄白,脈浮緊。

典型的“寒性”患者,常常會在吃了寒涼食物或是受風冷之后出現病情的加重,甚至有的患者哪怕吃上一口涼性的西瓜,或是煮湯時忘了放姜,很容易就出現腹瀉,蕁麻疹也接踵而至。

腸胃實熱型

風團色紅,成塊成片,伴脘腹疼痛、惡心嘔吐、便秘或泄瀉;苔黃膩,脈滑數。

血虛風燥型

風疹反復發作,遷延日久,午后或夜間加劇,心煩少寐,口干,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蕁麻疹防治方法

在和“瘙癢”對抗的多年經驗中,醫生和蕁麻疹病友發掘出不少外用止癢藥。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01 清涼類

例如大家比較熟悉的爐甘石、風油精以及含有清涼成分的藥膏等。

這類外用藥尤其適合蕁麻疹發作時感覺局部皮膚有灼熱感的,或者是遇熱較易發作的類型。而且如爐甘石等藥的成分也相對比較安全,小孩子也可以用。

02 抗過敏西藥類

比較常用的有激素類藥膏或是含有部分抗組胺藥的搽劑。例如有些家庭喜歡用的“無比滴”,部分版本的配方中就含有抗組胺藥苯海拉明,這是一種臨床用來治療蕁麻疹的抗過敏藥,外用也有止癢消疹的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如苯海拉明這類一代抗組胺藥有一定的中樞神經抑制可能,通俗點說就是用完以后“打瞌睡”的副作用會比較明顯。一般不推薦兒童使用。

此外,激素類藥膏能在短期內緩解癥狀、止癢,但容易出現依賴性。而且,用激素類藥膏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很容易反復發作。

03 中藥外用藥

包括各種中藥藥膏、中藥洗劑,也可以請醫生開處方后煎煮成湯劑外洗。

中藥外用的種類很多,例如喜歡清涼感的可以選用含有薄荷、金銀花成分的;容易在潮濕情況下發作的可以選用祛濕止癢的白鮮皮、徐長卿等;發作時皮膚發紅明顯又灼熱的還可以加入一些涼血止癢藥,例如大青葉,牡丹皮等,靈活性比較大。

中藥外洗不太方便,適合那些容易在夜晚發作的病友,洗澡時配合中藥外洗或泡浴,能夠達到較好的止癢效果。

藥浴或熏洗要控制好溫度,35-38度為宜,以身體舒適為度,不能過熱。泡浴的話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不宜太久,還要注意在通風的環境下,不要在密閉的空間。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變的人要慎用泡浴法。

也有些病友喜歡通過冰敷或熱敷的方法來止癢。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是,過冷或者過熱對于皮膚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尤其是熱水燙洗,長期用會破壞皮膚屏障,不建議使用。

04 其他

龍眼殼煎水外洗蕁麻疹

方法: 取龍眼殼5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2小時,然后大火煮沸,換文火繼續煎1小時,濾出藥液,再以同樣方法翻煎。 混合兩次藥液,放涼后洗患處,每日2次。 癥狀不嚴重者一般1~7天可愈,且不易復發。

作用: 龍眼殼味甘性溫,無毒,有祛風散邪、聰耳明目的功效,能祛風、解毒、生肌,對蕁麻疹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蕁麻疹發作時,推薦對癥食療方 0 1 風熱犯表型:冬瓜芥菜湯

材料: 冬瓜200g,芥菜30g,白菜根30g,香菜2根,紅糖適量。

做法: 將上述材料一起水煎,熟時加適量紅糖調均,即可飲湯服用。

0 2 風寒束表型:暖身姜茶

材料: 生姜5-6片(不去皮),紅棗2個(掰開),紅糖適量。

做法: 生姜與紅棗一起放入小砂鍋或是養生壺中,加清水約400ml,煮開后再煮10分鐘,即可飲用。不太喜歡辛辣味道的可以加少許紅糖調和,吃紅棗容易上火的可以將棗替換為枸杞。如果是體質虛寒特別明顯的,還可以將生姜替換為干姜3g。

0 3 腸胃實熱型:蓮藕釀綠豆

材料: 蓮藕2節,綠豆500克,五花肉半斤,陳皮5克。

做法: 綠豆提前浸泡一夜備用。蓮藕用加了白醋的涼水浸泡半小時后取出,把綠豆塞進蓮藕里,壓緊。陳皮和釀好的蓮藕置湯鍋里,加水6-8碗(浸過蓮藕),煮沸后,加入處理好的五花肉,慢火熬一小時左右,調味即可食用。

0 4 血虛風燥型:歸芪肉湯

材料: 豬瘦肉50g,當歸20g,黃芪20g,防風10g。

做法: 將上3味中藥用干凈紗布包裹,與豬瘦肉一起燉熟,飲湯食豬瘦肉。

蕁麻疹預防方

人的脾胃好,才能正氣固,才不容易受到外邪侵襲。日常生活中適當用健脾扶正、養陰潤燥的食療方來預防蕁麻疹發作??捎眉游队衿溜L散。

加味玉屏風散

材料: 防風2g,黃芪8g,白術4g,枸杞子6g。

做法: 材料下鍋,1碗半水煎至1碗水,可加紅棗調味,去渣熱服。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防外感風邪。

反復患蕁麻疹的人,要警惕是否是過敏體質。從全身性的“固本培元”入手,以健脾補氣為主,以調和營衛為法。此時可以安排一道扁豆茯苓湯。

扁豆茯苓湯

材料: 茯苓10g,白扁豆30g,瘦肉50g。

做法: 瘦肉切片、洗凈、焯水,食材放入鍋中,加約5碗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煲約1小時即可。

功效: 健脾和胃,祛濕利水。

注意: 白扁豆一定要熟透,避免毒素殘留。

蕁麻疹患者,衣食住行需注意

應避免穿著尼龍材質的衣服,日常穿著盡可能是柔軟棉質類型的衣服,避免過多的摩擦和靜電誘發病情加重。

對于蕁麻疹患者而言,還應做到平日避免接觸可誘發癮疹的常見因素,比如花粉、屋塵、動物皮屑、汽油、油漆、殺蟲噴霧劑、農藥、煤氣等。

選擇適合自身體質的食材尤為重要,如果體質偏寒性,可以適當多食用溫性食材,如果屬于熱性體質,應該多食用涼性食材。

此外,海鮮、菠蘿、芒果、筍等也要少吃。 忌食某些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比如魚、蝦、蟹、貝類、羊肉、牛奶、蘑菇、竹筍、酒類等。

蕁麻疹患者應避免長期居于陰暗潮濕環境,特別是原本屬于脾虛夾濕的患者,內濕和外濕疊加,會導致病情加重。通風透氣、日照時間充分的居住環境更適宜蕁麻疹患者。

講究運動的量和時間。劇烈運動后出汗過多容易損傷正氣,因此需要把握好運動的量。如今大多數人白天忙碌,運動只能集中在晚上進行,就一般情況而言,晚上并不適合進行劇烈的運動,相比跑步,戶外散步或許更適宜。

同時應該避免精神刺激和過度勞累,加強體質鍛煉,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建議大家在十一點前睡覺,切莫熬夜。 ■

【來源:本文綜合自中國中醫藥報、許尤佳育兒堂、廣東省中醫院、中山市中醫院等】

關鍵詞: 慢性蕁麻疹 反反復復 加味玉屏風散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