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雖然上次來澳門品嘗過安德魯蛋撻,但這次來還得去吃,而且一定要到路環老店去?!眲傇诰频贽k理完入住的游客已經摩拳擦掌。隨著澳門旅游業開始逐漸恢復,八方來客云集,以葡式蛋撻作為金字招牌的安德魯餅店絕對是最熱門的目標之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個藥劑師的決定
路環是澳門最具鄉村特色的一景,雖然距離酒店云集的金光大道只有4公里,卻宛然換了個天地,林蔭、平房、窄巷、小店渾然一體,充滿了靜謐悠然的氣息。坐落在其中的安德魯餅店門面不大,遠看去甚至并不起眼,唯一“出賣”其身份的就是一大早慕名而來的眾多顧客。這也凸顯了澳門的文化特色,既有金碧輝煌的酒店代表“檔次格調”,又有接地氣的獨特商鋪隱于市井。
一塊剛出爐的葡式蛋撻,酥脆的外皮配上表面黃黑相間的蛋奶餡料,一口咬下去,伴隨著咔咔的響聲,酥皮與餡料混合在嘴里,熱氣和濃郁的香甜奔涌而出,似乎充滿了整個靈魂。“真的會愛上?!逼穱L的食客大多這樣評價。
安德魯的葡式蛋撻雖然好吃,其源流卻并不是一句話就能簡單講完的故事。最令人詫異的,要數其創始人,既不是葡萄牙人,也不是中國人,而是英國人安德魯·斯通。根據資料,這位1955年出生在英國的藥劑師,曾是英國皇家醫藥協會的會員。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伊始,他來到澳門的一家實驗室工作。此后,安德魯決定留在澳門并轉行。1989年,他和太太瑪嘉烈在路環開設安德魯餅店,主打產品是新鮮、健康的歐式點心。
葡式蛋撻的前生
既然在澳門做生意,便繞不開葡萄牙人這個消費者群體。這時,“葡撻”就進入安德魯的視野。葡撻,即葡式蛋撻,是“蛋撻”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員。所謂“撻”,是“tart”的粵語音譯,指餡料外露的西式餡餅,與其相對應的是餡料被完全包裹密封的“派”。用雞蛋、牛奶、糖制成的蛋撻,在歐洲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20世紀20年代便傳到中國,結合了廣東的“燉蛋”和酥皮點心技巧之后又傳到香港,發展出了俗稱的“港式蛋撻”。
在葡萄牙,相傳早期的葡式蛋撻由200年前的修道院發明,因為蛋清是制作修女袍的原料,大量剩余的蛋黃棄之可惜,便被用來制作糕點。后來,買到蛋撻配方的餅店將之發揚光大。因為餅店在里斯本的貝倫區,這種葡式蛋撻又被稱為“貝倫撻”,在今天依然是前往里斯本旅游的必嘗美食。
安德魯在一次前往葡萄牙的旅程中品嘗到貝倫撻。他認為,這種食物能讓生活在澳門的葡萄牙人一解思鄉之苦。雖然沒有制作配方,但安德魯用自己的醫藥學技能反復試驗,并融合英式甜點的風格,創出自己的“安德魯蛋撻”。不過,新事物難免經歷風雨。據安德魯的女兒講述,“安德魯蛋撻”誕生之初,葡萄牙人覺得它不是原汁原味的葡式蛋撻,中國人則覺得它表面黑黑的焦糖令人疑慮——在廣州、香港一帶流傳的“港式蛋撻”餡料是金黃色。安德魯并未輕言放棄,他將葡式蛋撻送給街坊鄰居,打造口碑。功夫不負有心人,“安德魯蛋撻”慢慢闖出自己的招牌。
“我吃過葡萄牙的貝倫撻?!甭糜螑酆谜邷赘嬖V記者,“那個太甜,吃一口得配兩三口茶,安德魯蛋撻的口感更符合中國人對點心的要求?!?/p>
故事仍在繼續
1997年,安德魯和瑪嘉烈離了婚?,敿瘟议_始經營自己的蛋撻店,就是同樣大名鼎鼎的“瑪嘉烈蛋撻”。據說安德魯比較“佛系”好靜,店鋪僅在當時遠離商業區的路環和氹仔,瑪嘉烈則熱衷商業和繁華,其店鋪布局于澳門半島。兩人的店鋪隔海相望,竟呼應了澳門文化的動靜兩極。
不過,發揚光大葡式蛋撻是安德魯和瑪嘉烈的共同心愿。后來,瑪嘉烈將改良配方賣給肯德基。安德魯餅店的特許經營也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日本等地陸續展開。澳門的葡式蛋撻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2005年12月,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表彰安德魯貢獻杰出,授予其旅游功績勛章。2006年10月,安德魯去世,但蛋撻的故事沒有終結。
關鍵詞: 葡式蛋撻
歌曲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 為你整理了經典兒童歌曲歌詞
經典兒童歌曲歌詞歌曲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所以如果家里有小寶寶的話,一些經典兒童歌曲是必不可少的,聽著自己寶寶用稚嫩的聲音唱出...
什么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收集整理的春節的古詩精選40首
春節的古詩一、古詩的特點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漢族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
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收集整理的愛國的現代詩詞
關于愛國的現代詩詞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詩歌吧,詩歌以強烈的節奏、美妙的韻律、精煉的語言、奇特的...
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 整理的關于愛國詩詞大全
關于愛國詩詞大全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
你所見過的口號是什么樣的呢?幫大家整理的體育節口號精選
體育節口號(精選210句)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口號吧,口號對人們的思維是有一定的感性作用的。你所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