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大熱劇《夢華錄》播出時,很多觀眾吐槽編劇,宋引章45度橫抱琵琶如彈吉他,看著太尷尬。這么說的理由之一是白居易《琵琶行》詩云:“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看起來意思在唐朝是豎著彈琵琶?不然怎么能遮住臉呢?
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因為《琵琶行》前面還有這么一句:“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边@說明琵琶聲停了后這個姑娘才在“千呼萬喚”之下出來,并且因為含羞“半遮面”,跟演奏姿勢無關。之后才開始了表演,“轉軸撥弦三兩聲”。
(資料圖片)
那么琵琶究竟是橫抱還是豎抱、是用撥片還是用手指彈呢?或許我們從古畫中可以找到更明確的答案。
琵琶最早見于史載的是東漢劉熙《釋名·釋樂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又稱?“批把”。?同音異字,那時候的“批把”是一種馬上演奏的樂器,樂師需要騎馬用手演奏才可。漸漸地從東漢到三國兩晉這段時期,琵琶進一步發展,變成了坐彈琵琶。
琵琶分為直項琵琶和曲項琵琶。直項琵琶就是直柄圓形共鳴箱,最早出現在秦朝時期。到了南北朝時期,曲項琵琶從西域通過絲綢之路流傳過來,后文介紹的都指曲項琵琶。曲項琵琶也就是大家在《夢華錄》中看到的,梨形音箱、曲頸、四條弦。目前在閩南和臺灣地區保存很好的南音琵琶也是曲項琵琶的一種。
從各類古畫中可以看出,唐代是琵琶發展的高峰期,當時上至宮廷樂隊,?下至民間演奏都有琵琶的身影,且多以橫抱的方式彈奏。
周昉是中唐時期重要的人物畫家,在他的《調嬰圖》中,樂者持撥片橫抱琵琶向下傾斜45度彈奏?!秾m樂圖》中女樂自左而右,分別持笙、古箏、琵琶和胡笳,正上方樂者橫抱琵琶手持撥片側彈,琵琶角度向下傾斜15度上下,給圍坐在長方大桌四周的仕女吹彈樂器助興。在晚唐時期的莫高窟第14窟,樂者同樣手持撥片,向左水平橫抱琵琶。在五代十國的《按樂圖》中,有女樂五人,吹奏竹笙,彈撥琵琶,女樂抱琴的角度明顯開始向上傾斜。
從古畫中可以看出,從中唐至晚唐時期,琵琶的彈奏姿勢的基本趨勢是:斜向下30-45度(中唐時期《調嬰圖》)→斜向下15-20度(唐《宮樂圖》)→水平橫抱(晚唐時期-莫高窟第14窟)→斜向上15-20度(五代十國《按樂圖》)→斜向上45度(南宋《歌樂圖》)→斜向上45-60度(明《陶穀贈詞圖》)。由此可見,從中唐時期開始,琵琶樂者的抱琴角度開始呈現出向上趨勢。
中唐杜佑《通典》記載了一位名叫裴神符的五弦琵琶西域音樂家,說:“舊彈琵琶,皆用木撥彈之。大唐貞觀中,始有手彈之法?!笨梢娞拼呐脧椬喾绞街饕脫芷?,指彈法在貞觀年間才開始出現,屬于小眾彈奏手法,而目前發現古畫中的琵琶彈奏方式以撥片為主,說明指彈法在唐時期出現但并未流傳開來。
到宋時期,琵琶彈奏的姿勢斜向上的趨勢更進一步。有學者指出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豎抱的重心支撐在大腿,解放了原本要支撐部分重量的左手,這樣可以使得雙手可以有更多的技法表現。
南宋《歌樂圖》描繪南宋宮廷歌樂伎演奏、排練的情景。圖中男性樂官佩戴朝天幞頭,橫抱琵琶向上傾斜45度,手持撥片彈奏。此圖人物形象和場景都是南宋社會文化的生動寫照。到明朝時期,唐寅的《陶穀贈詞圖》中描繪的仕女繡襦羅巾,斜抱手彈琵琶,此時抱琵琶的姿勢角度已經明顯向上斜傾45-60度,彈奏方式開始改為指彈??梢娒鞔桥脧椬喾绞健皬U撥改指”的關鍵時期。從古畫的演變趨勢看,那么自清以來,琵琶以豎抱方式彈奏,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祖先逐漸摸索出一套適合自身審美和習慣的琵琶演奏方式,將琵琶這種外來樂器轉化為本民族的樂器,這種演變過程才是對傳統文化的最好詮釋。
關鍵詞:
公告來了!南充市延長2022年公共衛生特別服務崗項目招募報名時間
關于延長南充市2022年公共衛生特別服務崗項目(醫療衛生崗、校醫輔助崗)招募報名時間的公告根據工作需要,經研究,決定將我市2022年公共衛生
江西省內多地安裝遮陽棚獲贊 網友表示希望能在南昌推廣非機動車道安裝遮陽設施
近日南昌持續高溫,本報記者走訪并關注烈日下等紅燈如何防暴曬的報道,引發網友熱議。在江南都市報官方微信留言平臺,大家認為,在路口...
預計今年年底全面竣工 六安金安區總工會工人文化宮建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
記者近日從有關方面獲悉,總建筑面積17139 1㎡的金安區總工會工人文化宮建設項目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今年年底全面竣工。項目建成后將成
馬鞍山市天然氣日用氣量達88萬立方米 創今年入夏以來新高
連日的高溫,馬鞍山市用氣量急劇攀升,據統計,7月7日,馬鞍山市天然氣日用氣量達88萬立方米,創今年入夏以來新高。馬鞍山港華燃氣有限公司
滄州獅城建立“六項制度” 吸引激勵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記者從市衛健委獲悉,為更好吸引激勵滄州獅城人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市衛健委制定《滄州獅城人才醫療保健實施細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