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三文娛 >

世界微頭條丨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濟南四門塔之行

來源:齊魯晚報  

“這是一段愉快的旅途:行走在山巖間的小徑上,我們一邊呼吸著早夏時節風中的花香,一邊瀏覽著藍天下步移景異的山巒起伏,最后來到旅途的終點——位于東岳泰山之陰的一處人跡罕見之地。”86年前的那個初夏,一對伉儷乘坐火車來到濟南,下了車直奔四門塔,在這里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也在泉城大地上續寫了一段歷史佳話。這對夫婦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那一年,他35歲,她32歲。

四次來濟

唯四門塔之行最放松


(資料圖)

梁思成和林徽因與濟南有著深厚情緣,曾四次到訪濟南。

林徽因首次訪問濟南是在1924年4月,陪同印度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來濟南訪問,同行的還有詩人徐志摩。

1931年11月22日,梁思成首次到訪濟南,吊唁乘坐飛機不幸遇難的詩人徐志摩,返回北平之前,他按照林徽因的叮囑到墜機現場撿回“濟南號”飛機殘骸的一塊木板。

第三次,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一起訪問濟南,就是四門塔之行,在1936年6月。

1937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帶著兩個孩子及外婆流亡途經濟南,曾在朋友幫助下在大明湖一家旅舍滯留過兩天,然后在津浦鐵路濟南站擠上了南下的火車。這是他們第四次與濟南產生交集。

四次到訪濟南,唯有第三次夫婦倆的四門塔之行身心最為放松,也是收獲滿滿。梁思成、林徽因考察了四門塔、龍虎塔、九頂塔,元、明兩代塔墓三十余座,千佛崖唐代造像和涌泉庵等,還去靈巖寺考察了千佛殿、辟支塔、慧崇塔、法定塔等宋、元、明歷代塔墓140余座,又在章丘考察了常道觀元代大殿、白云觀、清靜觀元代正殿、文廟金代大成殿、永青寺等。從橫向時間坐標看,兩人婚后的15年里,走過國內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筑物,四門塔的行程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瞥;但是,從縱向空間坐標審視,不起眼的一小部分建筑考察也是非同尋常的精神史詩。

今天,當我翻開《中國建筑史》,看到梁思成對四門塔的研究描述,瞬間找尋到身為濟南人的自豪感。四門塔“平面正方形,四面辟門,中立方墩,墩四面各坐一像。塔身單層,平素無飾”“它是國內該類型塔中最古老的一座……屋頂是一個階梯形的金字塔,上覆以一個縮小的印度窣堵坡樣式的尖頂”。梁思成還通過對全國各地大量古塔的深入研究和比較,得出一個令濟南人振奮的考古結論:“中國古塔,是在其傳統多層結構之上覆以印度窣堵坡樣式的有趣結合。神通寺四門塔是這種融合樣式最早和最簡潔的實例之一,它在中國古塔的演進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保核汲伞段遄袊潘罚白钤纭薄白詈啙崱薄皹O其重要”三個關鍵詞,足以證明四門塔在中國古塔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社會價值。

苦中作樂

驚嘆于古塔獨特之美

建筑考察碩果累累,但田野調查過程充滿艱辛和疲累,或者說考古工作本身就是一項苦行僧式的孤獨事業。梁思成最感謝的就是妻子林徽因,最愧對的也是她。他在《圖像中國建筑史序言》中說:“我要感謝我的妻子、同事和舊日的同窗林徽因,二十多年來,她在我們共同的事業中不懈地貢獻著力量。從在大學建筑系求學的時候起,我們就互相為對方‘干苦力活’。以后,在大部分到實地調查中,她又與我做伴,有過許多重要的發現,并對眾多的建筑物進行過實測和草繪。近年來,雖然罹重病,卻仍葆其天賦的機敏與堅毅;在戰爭時期的艱難日子里,營造學社的學術精神和士氣得以維持,主要應該歸功于她。沒有她的合作與啟迪,無論是本書的撰寫,還是我對中國建筑的任何一項研究工作,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當天抵達濟南后,梁思成、林徽因從火車站徒步走到四門塔,頂著烈日,肩扛行囊,七八十里的路程,他們走了整整一天。梁思成曾因車禍導致左腿骨折,手術后左腿比右腿短一厘米,走起路來一高一低,比較吃力。四門塔帶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荒草野樹,恍若兔狐棲身之地,抬頭仰望,塔頂也長滿瓦松和雜草,以至于遮擋得看不清塔的全貌。兩人顧不上旅途疲勞,擼起袖子躬下身子就干活,掃除、清理,連同附近龍虎塔、千佛崖的雜物一塊清除干凈。由此可見,那個時候四門塔周圍的環境非常惡劣,他們二人不怕苦累,不懼高溫,一頭就扎進建筑測量和實地考察工作中。

6月的濟南溽熱、無風,林徽因頭戴草帽,白色短袖衫束于腰間,腳踩著墓塔塔基邊緣,手扶塔身,拿著尺子測繪。周圍雜草叢生,塔下碎石遍地,地勢凹凸不平。不一會兒,汗水就濕透了她的衣衫,她用毛巾擦一把,接著干?!懊咳ヒ惶幎际呛沽鳑驯车匕仙妫呗饭ぷ鞯臅r候又總是早八至晚六最熱的時間里……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車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處亂抓,結果渾身是包!”夫婦同心協力,彼此照顧,苦中作樂,而四門塔的獨特之美著實令他們驚嘆連連。走南闖北欣賞佛塔無數,九頂塔獨一無二,全國僅此一例,基本上屬于亭閣式塔,但塔頂又分建九個密檐式小塔。只是塔有毀損,頂部九塔只剩五個,再看看旁邊的衰草殘磚,梁思成和林徽因更是唏噓不已。

梁思成、林徽因到訪四門塔,只有短短幾天時間,所產生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卻不可估量。新中國成立后,四門塔、龍虎塔先后得到維修。1962年,濟南市準備維修九頂塔時,派人到北京請教梁思成。梁思成聽取了匯報,審閱了照片、圖紙等資料,親筆修改圖紙。最終,九頂塔恢復了昔日的風采。梁思成十分高興,他在《文物》雜志上撰文,稱贊九頂塔維修“做了第一等的工作”。

融入骨血

自帶詩意和人文溫度

1920年春天,林長民以國際聯盟協會中國分會代表身份赴歐洲考察,特意攜女兒林徽因同行。在倫敦期間,林徽因確立了獻身建筑學的遠大志向。

1924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學習。當時建筑系不招女生,她報的是美術系,選修建筑系的課程。他們收到梁啟超寄來的宋代李誡的《營造法式》,扉頁上寄語:“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為吾族文化之光寵也……此本遂以寄思成徽因俾永寶之。”從那個時候起,“匠作之事”就正式進駐他們的生命,再也沒有中斷。學成回國后,他們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婚后奔走在山河、廟宇、鄉野,獨輪車、毛驢、火車,風餐露宿,輾轉顛簸,把烽煙與山河看遍,將病痛與艱難吞咽,與風雨和月光做伴。林徽因與梁思成一同考察、測繪、攝影、繪圖,走遍千山萬水,繪制2000余件建筑與文物,解析大量文獻,中國建筑演變的宏偉巨構在他們心中有了粗略輪廊,后在微弱而搖曳的燈光下完成《中國建筑史》,林徽因獨自撰寫了其中的第六章。

林徽因生下兒子梁從誡后,在長達五六年的時間里,她與丈夫外出考察樓臺亭閣、廟宇寺院,西北到過距甘肅不遠的耀縣,東南到了臨近福建的宣平,足跡遍布六七個省份,從河北正定隆興寺、蘇州三清殿、杭州六和塔,到金華天寧寺、宣平延福寺、陜西藥王廟,這其中就有泰安的岱廟和濟南的四門塔。林徽因把全部熱情和炙熱融入心愛的事業中,“我們因為探訪古跡走了許多路,在種種情形之下感慨到古今興廢。在草叢里讀碑碣,在磚堆中間偶然碰到菩薩的一只手、一個微笑,都是可以激動起一些不平常的感覺來的。鄉村的各種浪漫的位置,秀麗天真;中間人物維持著老老實實的鮮艷顏色,老的扶著拐杖,小的赤著胸背,沿路上點綴的,盡是他們明亮的眼睛和笑臉。由北平城里來的我們,東看看,西走走,夕陽背在背上,真和掉在另一個世界里一樣!”(《山西通信》)

有人說,林徽因的文字里氤氳詩意,我卻覺得,詩情畫意早已融入她的骨血和靈魂,她率先提出一個讓建筑領域和學界稱贊的概念——建筑意(《平郊建筑雜錄》),自帶詩意光芒和人文溫度。如她所說,“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里,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于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由溫雅的兒女佳話,到流血成河的殺戮?!庇刑幖毠澚钗矣洃浬羁?。1940年,體弱多病的林徽因和母親、梁再冰、梁從誡從昆明前往李莊,梁思成因臨行前腳趾感染破傷風,面臨截肢的風險,不得不留下醫治。在畢節逗留三天,梁從誡高燒不退,先用土方法醫治,后來林徽因又帶著梁再冰去買藥,途中經過一處由孔廟改成的小學校舍,她強行拉著女兒進去察看校舍建筑結構,引來大群學生圍觀。林徽因告誡女兒:“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如果要參觀,一定要看看這地方的縣政府、重要機關、學校、孔廟以及街道布置法、城墻的建筑法才對,不是單看賣什么東西就算完事的?!憋@而易見,建筑考察已經成為影響她一生的習慣。

在梁思成、林徽因的生命中,“山東神通寺四門塔”不僅意味著田野考察的重大發現,還是中國建筑藝術殿堂無與倫比的精神寶庫,使之驚喜,令之難忘,勵之奮斗,留下永恒的黑白影像,定格美好的濟南情緣。這份真摯的感情以及他們勞作的手澤,在今天猶溫如昨,沒有他們就沒有四門塔文物保護的今天,沒有他們就沒有一座城文化血脈的傳承。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