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一項調查顯示,68.2%的受訪未婚青年都經歷過“催婚催戀”,80.6%的受訪未婚青年坦言被“催”增加了春節走親訪友的壓力。面對催婚催戀,59.2%的受訪未婚青年會轉移話題和注意力,53.0%的受訪未婚青年會無論對方說啥都表示贊同。(2月10日《中國青年報》)
在經濟市場化、人口流動化的當下,哪怕是父母親人也只有在過年才有更多聚會的機會?!懊糠昙压澅淮呋椤闭f到底就是兩代人之間的話語體系存在代溝,螺絲擰不進螺母。對年輕人所在的城市不夠熟悉,對未婚青年的工作生活也不甚了解,關心婚戀狀況成為父母親人與子女打交道的一種方式、一個話頭。
由于思想觀念不同,兩代人在婚戀問題上態度迥異。尚未進入婚戀既有“居大不易”的生存壓力,也有婚姻半徑擴大、婚戀競爭加劇的無奈;此外,講究感情契合程度、追求生活方式合拍度、在乎價值觀一致性,讓“愿意等待不愿將就”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理性選擇。
父母親友的催婚催戀,既源于個體的老經驗、老辦法,也源于熟人圈子的影響。在焦慮的裹挾下,習慣拿“別人家的孩子”當參照物的中國式父母,很容易產生心理落差和相對剝奪感;不愿意子女“掉隊”的他們,渴望通過形形色色的催婚催戀來激勵和鞭策未婚青年“婚戀要趁早”。
進入婚戀既要對自身有清晰的認識,也要形成健康、成熟的婚戀觀。父母親人習慣結果性評價,往往只在乎“有沒有”;年輕人卻在乎過程性評價,在意“好不好”。哪怕是剩男剩女,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們在婚戀進入上的嘗試與努力;長輩們不僅要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給年輕人更多成長空間和過渡地帶。
“每逢佳節被催婚”的背后,隱伏著兩代人的交流困境。部分年輕人先入為主地斷定?“說了也不懂”“說了也白說”,放棄將自己的生活境況、感情遭際跟父母做深入的交流。這需要一些父母也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姿態,以一種更加平和的心態去理解體諒子女的生活現狀。當雙方都能夠主動調試、積極溝通,“每逢佳節被催婚”才能夠變成良性互動的契機。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