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合肥日報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日前,《安徽省“十四五”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規劃》出臺,提出到2025年,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年均兩位數增長,規??偭客黄?000億元,并支持合肥等地布局建設超級計算中心。
打造產業競爭新優勢
近年來,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聚焦重大項目、加快技術創新、加強企業培育、推動產業集聚,構建了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健康平穩快速發展。
“十三五”期間,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規上企業總數突破1000戶,全省有8家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合肥聯寶科技2020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不僅如此,我省還在數字信號處理芯片、智能可穿戴領域智能芯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等多個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但也要看到,與國內發達地區及周邊省份相比,我省電子信息制造業規??偭恳廊黄。a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有待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還不強。”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說。
規劃提出,未來,我省將緊跟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等領域技術變革和演進方向,堅持應用牽引、整機帶動,鍛造產業強板,加速電子信息技術產品、服務迭代和應用場景創新,打造產業競爭新優勢。
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十四五”期間,我省將聚焦高速大容量DRAM存儲芯片及模組這一核心產品,加速創建國家DRAM存儲器產業創新中心,打造跨界協同的創新生態體系;通過科技攻關、“揭榜掛帥”等方式,鼓勵產業鏈各環節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支持合肥等地布局建設超級計算中心
量子信息、類腦智能、先進計算等屬于電子信息制造業中的未來產業。我省將聚焦上述領域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堅持技術迭代和成果轉化雙管齊下,推動未來產業加快應用落地和市場培育,孕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在量子信息產業方面,我省將發揮技術領先優勢,依托國家量子實驗室,強化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三大領域的科研探索、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加快培育量子信息“獨角獸”企業,推動量子信息技術在金融、電信、政務、醫療等領域應用,加速搶占量子科技國際制高點和產業發展先機。
在類腦智能領域,我省將加快建設合肥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提升腦認知和腦模擬技術研究與試驗平臺的科研支撐能力;推動類腦認知與神經計算、類腦芯片與系統、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與工程化發展,加大類腦技術研發、芯片與傳感器設計制造等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產業生態構建。
在先進計算領域,我省將加大以算力、算法、算據為核心的先進計算領域研發投入與前瞻布局,支持合肥等地布局建設超級計算中心,發展高計算密度與儲能密度算力器件,加快存內計算技術迭代升級,促進核心技術成果產業化。
加快形成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新格局
“十三五”期間,我省各地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快速增長和加速集聚,發展特色日趨明顯。其中,合肥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終端等領域優勢明顯;滁州市的新型顯示(智能家電)、太陽能光伏、關鍵電子材料等產業已經形成規模;蕪湖市的汽車電子及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發展迅速并形成規模。“但還是存在著上下聯合、軟硬結合、跨界融合深度不夠,產業協同效應不明顯等弱點。”
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按照“重點突出、優勢互補、特色發展”的原則,合理優化空間布局,加快形成以合肥為中心,滁州、蕪湖、蚌埠等區域中心城市為重點,輻射皖江、帶動皖北“一核多極”的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新格局。
“在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整機終端、智能硬件等領域,培育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布局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說,其中,將以合肥為核心,推進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依托龍頭企業帶動,打造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整機終端等全產業鏈,超前布局量子信息、類腦智能、信息安全等未來產業,形成輻射和支撐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主體聚集區和核心發展區。
關鍵詞: 電子信息 發展規劃 十四五安徽省 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規劃
唐山市啟動應急生活必需品網格化保供體系
記者從唐山市舉行的2022年第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月14日,唐山市印發了《建立唐山市應急生活必需品網格化保供體系的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