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昆明信息港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省委省政府、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和上級部門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人才職能部門作用,統籌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政策制度改革創新,強化人才項目示范引領,優化人才服務環境,為云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資源和智力保障。
完善制度,人才評價機制不斷健全
省人社廳先后出臺《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45項政策措施,起草工程技術等25個系列47個專業職稱評審標準條件,人才評價機制不斷健全。增設經濟等8個系列(專業)正高級職稱,建立專業技術職稱與職業資格銜接機制,暢通民營企業等非公有制領域職稱評審,貫通專業技術人才與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職稱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
下放83家單位職稱評審權限,用人主體自主權進一步擴大。開展云南自貿區國際職業資格互認,打破國際人才使用壁壘。放寬縣鄉職稱評聘條件,實施基層衛生和三區三州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3000多名基層人才取得高級職稱資格。
放權松綁,人才激勵政策不斷完善
省人社廳推進人才人事管理“放管服”改革,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支持科研人員兼職兼薪,加強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管理服務,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直聘辦法,探索實施事業單位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考核安置模式,進一步為用人主體人事管理和人才創新創業“放權松綁”。
落實高層次人才工資分配激勵政策,探索對高層次人才實施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鼓勵科研人員通過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獲得合理收入,擴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醫院薪酬分配自主權,進一步發揮收入分配機制激勵作用。健全人才表彰激勵機制,設立人才表彰獎勵項目19項,占全省總數的22.6%,努力營造重視人才、尊重人才、關愛人才的良好氛圍。
行業規模迅速增長,質量不斷提升
省人社廳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推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規模迅速增長、業態不斷豐富、質量不斷提升,全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達2978家,年營業收入達238.96億元,從業人數達4.18萬人,“十三五”以來,累計服務用人單位197.5萬家次,服務勞動者4172.4萬人次,幫助1125.1萬人次實現就業和流動,為促進就業創業、助力攻堅、服務鄉村振興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和吸引外國高技術人才管理制度,促進人才向自貿試驗區聚集。出臺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實施意見,著力破除妨礙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性弊端,發揮流動調配在人才優化配置中的積極作用,通過留學回國人員安置、博士后出站安置等渠道,引進高層次人才。
堅持項目引領,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省人社廳構建充分體現業績貢獻的高層次人才選拔機制,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項目激勵導向作用,組織實施“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百千萬人才”“國貼”“省突”“省貼”“青年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項目,培養高層次復合型科技領軍人才。
加強博士后研究人員招收、培養,涵蓋了生物醫藥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能源和節能環保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在青年人才培養,促進產學研結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省專業技術人才190.4萬人,比2010年增加72.6萬人。
實施“技能云南”,技能人才發展體系不斷健全
省人社廳以實施“技能云南”行動為統領,強化“十個一批”多層次技能人才培養,在重點企業、產業園區建設一批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啟動一批新技師、首席技師培養重點項目,實施“一流技工院校”項目,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中國(云南)職業技能培訓國際合作交流中心。深入實施“6個1萬”人才專項培養工程,著力培養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經營管理、電商、數字化和對外交流合作人才等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
強化“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引領、“技能興滇”崗位練兵引領、“職業技能競賽季”引領、競賽獲獎選手激勵引領,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截至目前,高技能人才130.3萬人,比2010年增加91.7萬人。
聚才效應日益顯現,人才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省人社廳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關產業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160個;在相關產業園區設立園區人才服務工作站18個;在縣鄉基層設立346個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設立專家服務基地、繼續教育基地、柔性引才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0個,技能大師工作室425個,為各類人才提供全方位便捷化服務,人才平臺聚才效應日益顯現。
組織600余名高層次專家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智力幫扶,選拔近5000名“三支一扶”人員、4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到基層長期服務。實施中小學教師和衛生技術人員晉升高級職稱服務基層政策,累計1萬余名專業技術人才到基層服務。配合做好高層次人才聯系服務工作,與13個部門共同推進“綠色通道”服務事項的落實落地。組織做好高層次專家、高技能領軍人才決策咨詢、國情研修、走訪慰問等活動,讓人才安身、安心、安業。(昆明信息港 記者江楓)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