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創事記 >

北京農民種出大球蓋菇高產“明星”

來源:科技日報  

“每平方米產量28斤!大球蓋菇北京地區最高單產不是在實驗地,而是在農民的田間地頭!”6月7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宇告訴了科技日報記者這個喜訊。

談起秘訣,北京市昌平區流村鎮黑寨村北京谷氏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齊靜說道:“聽專家話、照專家做!”

走進菇場,記者看到,剛下過雨的地面略帶潮濕,鋪滿了厚厚的落葉。一排排依地而建,近1米高的矮三角形菇棚錯落有致,掀開黑色的棚簾,就可以看到,一簇簇頂著酒紅色傘帽的蘑菇從落葉中鉆出,白胖的腰桿顯得底氣十足,它們正是今年的高產“明星”——大球蓋菇。


(資料圖片)

“這種大球蓋菇,外觀與云南野生松茸相似,因此商品名也叫赤松茸,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特色品種之一,也是國際食用菌市場上交易的主要食用菌之一?!眲⒂罱榻B,去年,經挑選,團隊將大球蓋菇引進黑寨村,并開展了廢棄廠房和林下種植試驗。

相比其他蘑菇,大球蓋菇種植更簡單、易上手?!捌焦?、香菇等都需要無菌操作,對于農民來說需要注意的環節較多、較繁瑣,大球蓋菇則不需要,其種植方式更容易被農戶接受?!眲⒂钫f出了大球蓋菇的“入選理由”。

近一年,在創新團隊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農科專家走進黑寨村,將新品種、新技術在這里轉化。

“我們之前沒種過大球蓋菇,能不能種好,說實話,大家心里都沒底兒。但是,劉老師信心很足,這讓大伙兒有了主心骨。劉老師不僅手把手教我們怎么種,還把創新團隊10位崗位專家全部請到合作社開調研會。這次,我們第一年就種出了高產量,真讓大伙兒太感動了?!饼R靜說。

原來,為了讓農民種好菇,創新團隊的專家們提供了保姆式服務。和崗位專家接觸得多了,齊靜夫婦也成了半個專家。

“我們種菇不成功都不行!做科研、化驗、基料配比、病蟲害防治的老師,都來給我們指導。而且我們種的菇特別安全!每一個階段老師都親自取樣取土,拿去實驗室化驗,發現都特別安全,沒有超標?!饼R靜說。

六月的北京柳樹成蔭,流村鎮黑寨村林下一派生機。胖墩墩的,藏在黑色遮陰網下的大球蓋菇迎來了多茬的采摘期。

“今年,我們團隊還探索性地在北京市通州區軍屯村科技小院林下基地開展高效循環種植模式試驗。在菇棚里,大球蓋菇不再從蘑菇菌棒中長出,而是從地面的枯葉中鉆出,而大球蓋菇的種植原料則全部來自林下修剪而來的枝杈和樹葉?!眲⒂钫f。

將修剪下的枝杈落葉、玉米芯、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粉碎后加水混合,經過堆積發酵,按照穴播的方式,一層料,一層種。之后,就靜待蘑菇自然發菌生長,適當時澆些水,等著收菇。待菇全部收完后,留下來的料又可以再次返回到林下,成為樹木的天然養料。

“這就形成了高效循環模式。”劉宇說,未來,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計劃在北京郊區大力推廣大球蓋菇這種種植模式,“到時,孩子們可以一邊扒開樹葉一邊尋找蘑菇,體會到原始的采摘樂趣?!保ㄓ浾?馬愛平)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