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創事記 >

今日熱議:東南公益“愛心午餐”10周年舉辦送愛心活動

來源:泉州晚報  

提前過“六一” 山里娃樂開花

志愿者帶著禮物慰問孩子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者按

又是一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市各地洋溢著歡聲笑語。兒童的健康成長關乎祖國的未來。連日來,社會各界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陪伴他們度過一個快樂、溫馨的節日。一些單位和愛心人士還以此為契機,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這一份份祝福和關懷,悄悄沉淀在孩子們的心底,在未來的成長中,將慢慢轉化為奮進的力量,幫助他們勇敢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成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接班人。

志愿者的表演豐富留守兒童的文娛生活

泉州網6月1日訊(記者 陳明華 龔翠玲 吳嘉曉 文/圖)5月31日,位于大山深處的安溪縣劍斗鎮潮碧小學充滿歡樂。當天上午,泉州市“我為群眾辦實事”暨“我為社會做好事”文明實踐活動——關愛留守兒童 圓夢“愛心午餐”在這里舉行,一群新老朋友帶來了豐富的節日禮物和精彩的文藝節目,陪伴該校54名孩子提前歡度兒童節。

“愛心午餐”由泉州市委文明辦、泉州晚報社(東南早報)、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等于2013年5月在安溪縣劍斗鎮潮碧小學啟動,至今已堅持開展10周年,4500人次接力奉獻,讓3700多名孩子吃上營養餐,助力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六年成長 有愛陪伴

當天上午,主辦單位在潮碧小學操場進行了簡短而又充滿愛心的捐贈儀式。多家愛心單位、多位愛心人士慷慨解囊:泉州市文旅局、泉州市博物館聯合捐贈文創袋60份,里面有口袋書、繪本等文具;安溪縣看守所捐贈500斤大米、100斤花生油、10箱牛奶;福建力誠食品有限公司捐贈愛心禮盒54份,里面有品種豐富的小香腸等美食;愛心人士史玉陽、史冬銘一家捐贈了500斤大米;愛心人士張林元、李華一家捐贈果凍等小零食54份。早在本學期開學不久,東南公益就將本季愛心午餐專項善款1.98萬元送達學校,幫助該校留守兒童每天中午能在校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營養餐。

到了午餐時間,愛心人士和志愿者陪伴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享用愛心餐。

“這么多愛心人士來看我們,送來這么多的禮物,這個兒童節真的很開心。”潮碧小學六年級學生蘭雅欣說,她和同學們從一年級開始就對兒童節充滿期待,因為每年這個時候,愛心人士總會來到這里,給大家帶來驚喜和祝福。

一首合唱 傳遞感恩

當天,愛心團隊還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文藝表演,節目形式多樣,引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活力四射的舞蹈《小城夏天》吸引了全場目光,獨唱《江山飛歌》悠揚動聽……表演者分別來自鯉城區音樂家協會、泉州市第七中學、仰恩大學藝術與教育學院和晨韻文化藝術團隊,大家不顧舟車勞頓,翻山越嶺兩個多小時,只為給山里孩子們帶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明天你好,聲音多渺小,卻提醒我勇敢是什么……”潮碧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演出最后合唱一首《明天!你好》,歌聲飽含希望,感謝遠方朋友們送來的關心和關愛。

十年接力 點亮希望

“愛心午餐”的開展要從10年前說起。2013年春天,《東南早報》記者來到潮碧小學做一個關于留守兒童的專題采訪,學校當時尚未開設食堂,一些學生只能“寄午”在附近農戶家,配的是自帶咸菜或涼菜,讓人心酸。為此,《東南早報》、東南公益多方奔走聯系,于當年5月30日在潮碧小學啟動“愛心午餐”,幫助該校36名留守兒童告別涼菜白飯,吃上了有肉、有菜、有熱湯的營養健康餐。

10年來,“愛心午餐”不曾中斷,從關注留守兒童健康用餐,到關愛孩子身心健康,先后開展了包括愛心送餐、公益支教、結對助學、心靈呵護等系列志愿服務,愛心活動也從最初的這一所學校逐漸推廣到多所鄉村學校。參與“愛心午餐”的隊伍也不斷壯大,從開始的幾家單位、幾名愛心人士參加,到如今累計100多家單位和志愿團隊接力加入。2019年,東南公益聯合鯉城區音樂家協會等還在潮碧小學開展了“夢想音樂教室”,組織多批音樂專業骨干老師前來支教,幫助山里孩子插上夢想翅膀,唱響幸福人生。

“十年愛心路,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心午餐’對我們鄉村學校孩子的關愛和幫助。”潮碧小學校長鄭和平表示,“愛心午餐”項目不僅給孩子們送去了實實在在的物資幫助,還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的未來有了無限可能。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