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創事記 >

重慶智慧教育平臺近日正式上線啦!市民可通過三種方式訪問

來源:重慶晨報  

11月1日,重慶市教委發布消息,重慶智慧教育日正式上線啦。目前,臺匯聚了中小學教學資源4000萬條、職業教育課程資源1200余門、高等教育課程資源5900余門,市民可通過三種方式訪問。

作為國家智慧教育臺的組成部分,重慶智慧教育臺在臺功能、域名設置、身份認證、運行監測等方面與國家智慧教育臺有效銜接,通過臺融合、資源整合、數據共享等方式全面融入國家智慧教育臺體系,服務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型社會。

重慶智慧教育臺整合了市級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資源公共服務臺和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臺,與國家智慧教育臺實現互聯互通,匯聚了中小學教學資源4000萬條、職業教育課程資源1200余門、高等教育課程資源5900余門。

目前,重慶智慧教育臺包含重慶中小學智慧教育臺、重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臺、重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臺和重慶大學生24365就業服務臺等4個子臺。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三種方式可訪問重慶智慧教育

方式一:

進入國家智慧教育臺,點擊下方的“重慶”圖標進行訪問。

方式二:

通過“重慶教育”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進入“微政務→重慶智慧教育”進入頁面。

方式三:

通過直接訪問。

相關新聞

重慶大學成立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

日,重慶大學撤銷原有的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歷史學研究中心和哲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了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為什么要成立新學系?將會帶來哪些影響?記者采訪了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姚飛。

重慶大學自1929年建校始便設立了文學院,開設文史哲相關課程及專業,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相關學科力量分散到其他兄弟高校。21世紀以來,學校加快建設綜合研究型大學,恢復設立了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并獲批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2011年,學校成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下設文學與文化、歷史學、哲學、古典學、人類學、政經法等六個研究中心。2013年學校成立博雅學院,培養文史哲本科復合型拔尖人才。在此期間中國語言文學及中國史相繼獲批一級學科碩士點。

2020年,重慶大學啟動“基礎文科振興計劃”,進一步推動基礎文科快速發展。為服務學校一流大學建設全局,學校提出“到2025年,建成符合一流大學發展定位、布局完善、規模適中、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文科格局”,為此規劃建立人文學院和文、史、哲三系與若干跨學科研究中心(所),并逐步建成三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文、史、哲三個系的成立,將有利于進一步加強系科在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國內外合作交流、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姚飛表示,這三個系將發揮自主謀劃優勢,已形成了多個成長型研究集群。同時,也能為學生以后對外交流和升學就業提供便利和幫助。

目前,博雅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已擁有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和哲學三個本科專業,已建成文、史、哲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獲批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022),初步實現了本-碩-博培養體系,在校學生規模300多人,專任教師60人,各項事業處于蓬勃發展中。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宋劍

關鍵詞: 重慶智慧教育平臺 重慶智慧教育平臺近日正式上線 高等教育課程資源

最新文章

傳感物聯網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