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創事記 >

安徽省依據生態安全格局 將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9個修復分區

來源: 合報全媒體  

5月30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安徽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將依據“一心兩屏四廊多點”生態安全格局,將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9個修復分區,到2035年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目標。

全省國土空間劃分9個修復分區

我省位于華東地區,在國家“四屏四帶”國土生態安全格局中屬于長江重點生態區,承擔長江中下游生態帶和長三角生態屏障功能這一重要生態地位。

《規劃》中將全省劃分為巢湖周邊生物多樣保護與城鎮人居環境提升區、皖西大別山區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保護區、皖南山區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保護區、淮河沿線洪水調蓄與礦山治理區、長江沿線洪水調蓄與生物多樣保護區、新安江沿線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保護區、江淮運河沿線水系連通與生物多樣保護區、淮北原農產品生產與礦山治理區、江淮丘陵崗地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保護區9個修復分區。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郜紅建介紹,之所以將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9個修復分區,是為了落實全省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一心兩屏四廊多點”生態安全格局,突出巢湖生態綠心、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生態屏障以及長江、淮河、新安江、江淮運河生態廊道對國土空間生態功能的骨架支撐作用,并考慮全省自然地理和生態系統的完整、連通,體現淮北原和江淮丘陵差異化生態基底。

實施巢湖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項目

《規劃》中提出12項重點任務和40項重大工程項目。第三章第五節中明確提出將開展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項目,以恢復長江中下游河湖濕地生態系統,提升河湖濕地生物多樣維護和水源涵養功能為目標,高水推行巢湖流域生態一體化治理,將巢湖流域建設成湖泊型流域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的樣板,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

在環巢湖濕地生態修復方面,建設巢湖湖濱生態緩沖帶,加強濱湖沿線天然林保護和公益林建設,科學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還濕、退化林修復、國家儲備林和血防林建設、森林撫育、土地綜合整治、生態清淤、派河河口藍藻防控等,修復環湖十大濕地。

在巢湖小流域生態修復方面,實施河湖岸線綜合治理,減少水土流失;對馬槽河、白石天河、兆河、豐樂河等小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進行綜合治理;加強巢湖水體富營養化治理,改善十五里河、王建溝、沙河等入湖河流水質。

在合肥都市圈人居環境提升方面,提升合肥市中心城區和巢湖市、肥東縣等人居環境品質。在巢湖周邊廢棄礦山修復治理方面,對肥東縣、廬江縣、巢湖市廢棄礦山進行修復治理,促進礦區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

參與生態保護修復

郜紅建介紹,《規劃》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中堅持市場化方向,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全面落實“市場邏輯、資本力量、臺思維、資源整合、以用定治”要求,積極構建“誰投資、誰受益”“誰修復、誰受益”的生態保護修復市場化機制,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構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體制機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建立碳匯交易臺。

為確保規劃有效實施,下一步,我省將建立省級生態保護修復重點項目庫。按照責任分工,各相關省直部門指導市、縣人民政府深入研究謀劃省級生態保護修復重點項目。

合報全媒體記者 衛曉敏

關鍵詞: 全省國土空間 生態安全格局 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目標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