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創事記 >

隋唐洛陽城南城墻的3座城門遺址全部得到保護展示

來源:洛陽網  

隋唐洛陽城南城墻的三座城門遺址全部得到保護展示

昨日,記者從市文物局獲悉,作為隋唐洛陽城南城墻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的重要一環,長夏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主體現已完工。至此,隋唐洛陽城南城墻的3座城門遺址全部得到保護展示,1000多年前“三門并列”的風貌得以重現。

夯土展示城門基本形制和城墻位置

長夏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位于古城快速路與長夏門街交叉口西北側。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別于定鼎門遺址的保護展示方式,該工程沒有在遺址上建造仿唐風格城門保護罩,而是采用與厚載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一樣的“原址覆土保護、地表模擬展示”方式,用夯土將長夏門的基本形制及兩側城墻的位置進行了展示。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項工程的第一步是在遺址原址上鋪細沙隔離層,然后在隔離層上回填1米多高的黏土墊層,這樣就有效保證了遺址的安全。隨后,在原址之上以三七灰土夯筑的方式復原城門形制,模擬展示城門臺基、門道隔間墻、城墻等元素。

目前,長夏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主體已完工。根據保護展示方案,周邊將有參觀道路和大片綠地。

“三門道”建筑結構體現皇家禮制

隋唐洛陽城主要由郭城、宮城、皇城、東城、含嘉倉城組成。文獻記載,隋唐洛陽城郭城有8座城門,其中南墻3座城門,定鼎門居中,長夏門、厚載門分居東西兩側。

1959年和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分別對長夏門遺址進行了鉆探和局部發掘,確認長夏門遺址被壓在古洛渠之下,為“三門道”過梁式建筑結構。自2018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和洛陽市文物部門根據遺址保護展示需要,對長夏門遺址實施了全面考古發掘和本體保護。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隊長石自社說,在隋唐洛陽城中,“三門道”城門主要有郭城城門、宮城與皇城南向城門及東城東向的宣仁門。這些“三門道”城門是皇家禮制的象征。特別是“三門道”城門雄偉壯觀,能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

古老的城門被賦予全新的時代意義

在歷史長河中,作為都城重要元素的城門,其形制、管理制度等的變化反映了都城的發展變遷。

考古發掘資料顯示,長夏門遺址在唐代前期和唐代后期均為“三門道”結構,門道形制和規?;鞠嗤?,到了北宋時期,長夏門變為“單門道”結構,即封堵了唐代城門的東、西兩個門道,保留中門道以供出入。

在城門管理制度方面,唐代實行街鼓制度,城門和坊門根據鼓聲開關。文獻記載,唐代設“城門郎四人,從六品上;門仆八百人”。城門郎負責京城、皇城、宮殿諸門開閉事宜,城門的開啟和關閉順序有嚴格的規定,長安和洛陽兩京采取相同的管理制度。到了北宋時期,里坊制度逐漸崩潰,城市越來越開放,但城門管理制度更完備,包括路政稅收等很多措施都是通過對城門的管理來完成的。

如今,隨著長夏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的主體完工,隋唐洛陽城南城墻的3座城門遺址全部得到保護展示,1000多年前“三門并列”的風貌得以重現。同時,這3座古老的城門又被賦予全新的時代意義——它們將在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旅融合中獲得生機。(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劉嘉儀 通訊員 曹琥 文/圖)

關鍵詞: 隋唐洛陽城 城南城墻保護 遺址保護工程 保護展示方案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