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鄭州晚報
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左右,5年新增城鎮常住人口800萬人左右;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競爭力大幅躍升,鄭州都市圈引領帶動全省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記者昨日從河南省政府獲悉,《河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出爐。
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3%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省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左右,城鎮化率年均增速約1.5個百分點,5年新增城鎮常住人口800萬人左右,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
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競爭力大幅躍升,鄭州都市圈引領帶動全省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洛陽、南陽副中心城市作用更加彰顯,區域中心城市集聚輻射能力持續提升,產業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功能品質顯著提高,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縣域發展基石更加穩固,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到2035年,城鎮化進入成熟期,鄭州都市圈總體發展能級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中原城市群深度一體化發展格局更加穩固,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總體完成,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更多人民群眾享有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
提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能級
規劃提出,鄭州要聚焦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強化樞紐開放、科技創新、教育文化、金融服務等功能,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生產力和創新體系布局,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和高端產業引領能力,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加強國際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快打造國家創新高地、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國家開放高地、國家人才高地。
用創新培育競爭新優勢,發展壯大數字核心產業,全面提升數字能力,發揮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舉辦地優勢,打造“中原龍子湖”全國雙創名片,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推動駐豫單位在鄭落地一批重點項目和重大平臺。
堅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壯大“芯屏網端”全產業鏈,打造世界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促進汽車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提升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品牌優勢,加快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提升航空口岸承載能力,增開一批洲際客運航線,爭取友好國家在鄭設立商貿辦事處、簽證中心,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建立柔性引才引智機制,吸納、集聚、培養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實施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集聚工程。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強化周邊縣級組團產業支撐,加強與中心城區快速交通聯系,打造功能完善的郊區新城。推進中心城區有機更新和品質提升,優化開發強度和人口密度,高標準打造城市核心功能板塊,合理疏解一般性制造業、物流基地、專業市場等非核心功能,鼓勵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新城組團轉移。力爭到2025年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
推動鄭州都市圈擴容提質
優化重塑鄭州都市圈“1+8”空間格局。推進鄭州與開封、洛陽、平頂山、新鄉、焦作、許昌、漯河、濟源加速融合發展,著力構建“一核一副一帶多點”的空間格局。
“一核”即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為引領,以鄭開同城化、鄭許一體化為支撐,將蘭考納入鄭開同城化進程,發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樞紐作用,打造鄭汴許核心引擎。
“一副”即推動洛陽、濟源深度融合,形成都市圈西部板塊強支撐。
“一帶”即落實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國家戰略部署,發揮沿黃河干流區域創新和產業等要素富集優勢,以鄭開科創走廊為主軸、鄭新和鄭焦方向為重要分支,打造以創新為引領的城鎮和產業密集發展帶。
“多點”主要包括新鄉、焦作、平頂山、漯河等新興增長中心。
完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規劃提出,我省要促進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加快高速鐵路拓展成網,推進普速鐵路擴能升級,完善中原城市群城際鐵路交通網,爭取到2035年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萬公里以上,縣(市)覆蓋率達到96%,高鐵路網規模達到3600公里。
推動公路省際聯通,消除跨區域“瓶頸路”“斷頭路”,建設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高速公路環射網絡,到2035年形成“16縱16橫6聯”高速公路網絡格局。強化普通干線公路對城鎮、開發區、交通樞紐、景區等重要節點的覆蓋銜接,建設安全暢通、質高路美的農村交通基礎網絡。
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備受百姓關注的農業人口到城市之后,能否享受相應的市民公共服務?規劃給出了答案。
我省將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堅持尊重意愿、存量優先、循序漸進的原則,進一步放開放寬城市落戶限制,持續降低鄭州中心城區落戶門檻。完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提高戶籍登記、遷移便利度,逐步實現人口自由流動和遷徙。
加強隨遷子女教育保障。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以公辦學校為主將隨遷子女全部納入流入地義務教育保障范圍,逐步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流入地普惠性學前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保障范圍。對隨遷子女和戶籍學生實行混合編班、統一管理、平等對待,提升隨遷子女與戶籍學生教育融合度。加強對隨遷子女的教育關愛和人文關懷。
2025年,我省國家森林城市達18個
未來的河南,將有越來越濃的“綠意”。
持續開展國土綠化和森林河南建設,推動城市實現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郊野公園廣覆蓋,力爭到2025年,我省國家森林城市達到18個。
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建成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到2025年,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關鍵詞: 森林城市 河南力爭 國家森林城市 濕地公園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