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北京冬奧會臨近,山東制造的第一臺國產雪蠟車,正在為國家越野滑雪隊作最后的備戰保障。這臺世界領先的雪蠟車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由山東省工業設計院、中國重汽等聯合攻關,展現了“山東制造”的雄厚實力,凝聚著“山東創造”的集體智慧。
工業特別是制造業是山東經濟的基本盤,支撐著山東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進入“十四五”,山東工業在鍛造長板基礎上著力補齊短板,繼續保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發展態勢。
山東經濟“年考”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與全國持平,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6%任務目標;兩年平均增長7.3%,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
智數賦能增效 加速邁進高端
生產型互聯網對網絡低時延、可靠性、穩定性等要求極高,傳統移動網絡只能“盡力而為”。而現在,在全數字工廠、能源、無人駕駛、裝備制造等領域,因為有了確定性網絡支撐,閉環控制、智能運維與安全管理得以實現——這來自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山東建成覆蓋16市的全球首張5600公里確定性網絡。
2021年,山東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主攻口”展開深刻變革和深度調整,為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打下堅實基礎。
行業增長穩定性持續鞏固。來自省工信廳運行監測協調局的數據顯示,全年全省41個大類行業中有34個實現增長,增長面82.9%,25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去年有一系列大項目好項目達產達效,產品形成較強市場競爭力。”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張祥關注到山東化工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全面增長,營業收入和利潤躍居各行業首位。消費品制造業回升步伐不斷加快:全年食品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1.2%、13.4%和12.6%。
高技術產業支撐有力。2021年,山東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5%,兩年平均增長14.1%。“新生優勢加速凝聚!”省統計局副局長陸萬明的這一論斷讓人印象深刻。以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例,增加值占裝備工業比重已達46.4%。同時,全省規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在去年10月已首次突破萬億元規模,全省信息技術產業收入增長也創下五年來新高。
企業效益改善。1-11月,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5146.6億元,增長36.3%,兩年平均增長24.2%。這支撐著企業信心恢復:一些企業產銷放量、擴規增效,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在濟南,山東泰鋼、浪潮集團、臨工重機等重點企業,預計一季度將新增產值約63億元。
持續精耕細作 筑牢產業基礎
山東工業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態勢背后,有產業完備、門類齊全提供的強力支撐,更來自部門、地方直面困難、科學施策與企業創新圖變、努力成長。
“去年,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成立了芳烴產業鏈黨委,鏈主企業是班子成員。”東營威聯化學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房永濤提到,這實際是搭建一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合作共贏和直接對話的機制。他介紹,企業已搭建起“一個研究院+兩個研發基地+N個研發平臺”的研發體系,部分新材料已進入中試階段。
過去一年,山東堅持沿鏈謀劃、做優生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更強。“鏈長制”全面推行,聚焦42條關鍵產業鏈,精準繪制“1張圖譜+N張清單”,厘清重點產業鏈“四梁八柱”;省市一體開展補鏈延鏈強鏈行動,策劃產業鏈重點項目460個。
科技創新與轉型升級都要落實在企業上。在山東,一批在細分領域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加速涌現:去年獲評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7家,并獲得中央財政資金3.86億元,企業和資金數量均居全國首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72.4%屬于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重點產業領域,去年營業收入增幅高于面上中小企業8個百分點左右……
“我們定向發布重點產業鏈高端提升和短板突破的目標方向,鼓勵支持這些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專項和工程,在補齊產業鏈條、彌補關鍵領域短板中發揮作用。”省工信廳副廳長安文建介紹,去年山東圍繞軌道交通裝備、聚氨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舉辦專項對接,49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鏈主達成合作事項59項。
提升發展能級 以進促穩
新一年,穩定宏觀經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一系列目標的實現都有賴于牢固的全省工業經濟基本盤。“實現開門紅是有條件、有基礎的。”省工信廳廳長于海田提到,今年山東工業將在穩的前提下,強化在關鍵領域的進取,深入研判工業經濟形勢,針對突出問題研究實施好對沖措施。
省工信廳近期組織的調研顯示,總體看,多數市信心充足,認為新一年機遇大于挑戰;同時各市反映了一些影響增長的不利因素,如出口放緩等。
工業穩增長,光“守”不行,還必須以進促穩。“要繼續加大優化提升產業鏈的力度,尤其進一步激活鏈主企業的積極性。”張祥認為,目前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在合作領域及方式等方面的實現路徑有的尚不清晰,導致協同度不高,可推廣濟南等地根據鏈主企業產業鏈群帶動能力與成效給予分檔獎勵等做法;中小企業也需進一步深耕細分市場,在產供銷協同和質量控制方面更好滿足龍頭企業要求。
上述調研摸查的各市,新增規上企業和重點工業項目建設數量多數已有新突破,為一季度增長打下了基礎。去年11月底的統計顯示,全省新納統規上工業企業增長明顯,可對今年一季度產值形成有效貢獻;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新投產項目也將在今年一季度正式發力,成為我省今后一段時期工業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記者了解到,我省已進一步明確“五個減量替代”和“四個區分”政策要求,對“兩高”項目管控實現精準定位,為企業發展松綁解捆、吃下“定心丸”,動能轉換空間將進一步拓展。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