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智東西 >

守護全社會“最柔軟的群體”——探訪南京普惠托育機構 今日聚焦

來源:中國青年報  

開欄的話

人口高質量發展說到底是人的成長與發展問題,是關系到青年成長成才、婚戀生育、幸福家庭的大事。其中的問題痛點,需要系統研究,合力破解。為此,我們從今日起開設“人口高質量發展”欄目,關注各地圍繞人口高質量發展推出的新政策、發生的新變化,反映青年的真實感受與訴求,切實維護青年權益。群策群力,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


(資料圖)

“月薪6000元的育兒嫂在我家干了一個月,連孩子的尿不濕都穿不好。又請了個月薪7800元的育兒嫂,她帶孩子時總是頻繁看手機。”90后媽媽夏祎休完產假后,曾嘗試過“育兒嫂+老人”的帶娃模式,但育兒嫂的表現無法讓她滿意。

后來夏祎發現,她工作的南京江北新區孵鷹大廈創研園園區里的撫育安托育中心可以為園區工作人員提供托育服務,便把當時才4個半月的孩子送了進去。入托后,孩子情緒穩定,各項發育指標正?!,F在孩子已經13個月了,早晨送入托時,“他會往老師懷里撲,或者和老師笑笑、貼貼”。

今年3月,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名單公布,江蘇省南京市位列其中。普惠性托育機構如何發展起來?有什么特點?如何監管?今年全國托育服務宣傳月期間,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南京市對多家普惠托育機構進行了探訪。

真金白銀大力扶持

2017年,撫育安托育中心作為南京市江北新區政府人才引進項目,入駐孵鷹大廈創研園。入駐之初,園區就為其免去了5年房租。

該中心積極申報省級示范性托育機構、市級普惠托育機構等,申報成功后會有相應補貼。中心將這些補貼反哺給家長,現在托位費已降至每月2700元,1歲以下的嬰兒會有20%的上浮。

據了解,江蘇省設立了省級普惠托育專項補助資金,財政累計投入超過1.5億元。2022年,全省發放托育機構一次性紓困補貼2000多萬元。江蘇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細化落實托育機構水電氣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南京、無錫、蘇州等地設立普惠機構建設或運營補貼,有效降低了托育機構的成本。

南京的農村也享受到了政府真金白銀的扶持。家住南京市高淳區陽江鎮保城村的趙娟在鎮上的一家印刷廠工作,每月工資大約4000元,丈夫在外打工。趙娟的兒子從兩歲開始就進了鎮里的小水滴托育中心。每月800多元的托位費讓趙娟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

小水滴托育中心是陽江鎮唯一一家托育機構,由鎮政府籌建,這也是趙娟放心把孩子送到這里的主要原因。2019年,南京市高淳區政府在進行市場調研時發現,農村地區的民營托育機構存在師資相對不足、安全隱患較大等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高淳區要求各鎮街的黨委政府整合當地幼兒園閑置資產,以民非企業形式辦托,政府承擔全部費用。

在真金白銀的大力扶持下,截至2022年年底,南京市共建成中央普惠托育機構18家,省級普惠機構36家,市級普惠機構72家。全市可提供托位43580個,每千人口托位數3.9個,高于全國平均數(2.5個)。

調查顯示,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重要因素?!笆奈濉币巹澮衙鞔_提出要把托育服務作為重點工作來發展,“十四五”期末,每千人口托位數提高到4.5個。2020年至2023年,我國共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6億元,新建48個地市級以上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共有托育機構約7.5萬家,提供托位約350萬個,基本完成“十四五”規劃年度任務。

醫育融合提升托育專業性

趙娟的兒子沒送到托班之前由爺爺奶奶照料。她說,爺爺奶奶不太懂科學育兒,“如果放在家里的話會一直看電視。而且農村條件沒有城里好,沒什么機會參加親子活動”。

趙娟發現,兒子入托之后,和小朋友相處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還養成了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自己穿衣服和鞋襪,自己刷牙、吃飯,還不準大人幫忙。趙娟感慨,送了托班之后,孩子好帶多了。

趙娟的兒子之所以能順利適應托班生活,健康成長,并產生如此大的改變,離不開南京托育工作中的“醫育融合”特色。圍繞“醫、養、教、保”,南京市逐步將各級婦幼保健機構打造成市、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為托育機構提供職前培訓、職后培訓、安全培訓等服務,全面提高各托育機構的照護服務水平。

南京市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承擔著全市托育機構衛生保健的管理和督導工作,以及相關從業人員職前、職后培訓等工作。南京市托育綜合服務中心依托于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專業性有保障。

除南京以外,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中的多個城市也在推廣“醫育融合”工作。廣西柳州建立了“醫育融合”簽約服務機制,由兒童保健醫生定期為托育機構開展兒童保健、膳食營養等個性化照護指導;廈門市依托屬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簽約”模式,拓展醫育融合;成都市建立健康管理員制度,從基層醫療機構選派專業醫務人員擔任托育機構健康管理員,構建基層醫療機構、托育機構、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工作機制。

多方合力構建監管體系

3歲以下嬰幼兒是“社會最柔軟的群體”。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楊文莊表示,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始終把確保嬰幼兒安全健康放在首位,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創建工作的最重要標準。

2019年,南京市建立了0-3歲嬰幼兒托育機構服務管理平臺。南京市新建、改擴建的托育機構需在這個平臺上申請,經過初步審核后,相關工作人員再去現場審核方可通過驗收。目前,南京市的民辦托育機構有665家,其中已審核454家;政府公辦托育機構631家。在這1296家托育機構中,已有155家的視頻監控設備接入了該平臺,可以實時監管。

此外,南京市所有民辦托育機構的員工情況、幼兒信息、家長信息都被納入上述管理平臺。2022年,管理平臺新增了員工黑名單,并向平臺所有機構開放。如果托育機構員工有惡劣行為進入黑名單,所有機構均不予錄用。

其他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也很重視托育機構的監管工作。成都市對托育機構探索建立了“兩評價、兩抽查、一指南”的監管制度,構建衛健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綜合監管機制,出臺加強托育機構安全、消防、衛生等方面綜合監督的18條措施。柳州市由健康部門牽頭,教育、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參與,建立了市、縣、鄉三級聯動綜合監管機制,開展不定期督促指導,依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