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智東西 >

職業健康體檢避開三誤區 當前熱議

來源:東方資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記者唐志梅本報通訊員牛漪

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1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保護勞動者身心健康”。做好職業健康體檢,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職業病發生。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打工人”對職業健康體檢知之甚少,存在不少認知誤區。記者采訪了德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職業病科負責人杜海燕,就臨床常見的職業健康體檢認知誤區進行解析。

誤區一:職業病和自己無關,沒必要體檢

多數職業病具有隱匿性強、發病過程比較緩慢的特點,不容易引起警覺,如果從事的是家裝、電焊、噴漆等工作,那么,職業病很可能已經在無形中危害到了工作人員的健康。以從事家庭裝修的工人為例,在各類石材加工的過程中常常暴露在高濃度的粉塵環境中,長此以往,患塵肺病的概率較高。因此,家裝工人一定要正確佩戴合格的防塵用品,并定期接受職業健康體檢。

誤區二:健康檢查項目越多越好

并非如此。普通健康檢查針對性要稍強一點,結合近期自身不適情況,征求專業醫生意見進行。一些有創傷性檢查(如腎穿、骨穿及各類活檢),一定要慎重。職業健康檢查針對所接觸危害因素,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制定相應的檢查項目,同時充分考慮企業負擔,在保障檢查項目的同時,遵循企業最小負擔原則。

誤區三:職業性體檢報告就是職業病診斷

兩者并不相同。職業性體檢報告是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針對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所開展的臨床檢查報告,發現健康損傷、禁忌證,提出復查,職業健康檢查結論只能給出“疑似某種職業病”結論,需要提交職業病診斷機構進一步明確職業病診斷。職業病診斷是職業病診斷機構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及《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家職業病診斷標準,依據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進行綜合分析。

關鍵詞: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