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家口日報
秋風起兮白云飛。8月22日,記者在康保華電臥虎石風電場看到,一根根矗立的風機隨風轉動,源源不斷地產生著綠色電能……依托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張家口市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七年來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產業優勢厚積薄發,在國內外喜獲13項“第一”,建設成果列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截至目前,張家口市共有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104家,裝機規模2358.66萬千瓦,是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其中風電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同時,張家口市積極探索用能方式改革,“本地消納”與“智能輸出”實現“兩手抓”,成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新高地”。在國內首創“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側”四方協作機制,開展綠電市場化交易,已累計交易48次,交易電量43億千瓦時,為企業和用戶節約電費約10億元;深化了“可再生能源+攻堅”商業模式,累計建成光伏電站135.9萬千瓦,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于一體,規模全球第一。
除了本地消納,北京和雄安新區也通過“智能電網”享受到張家口綠電福利。投運張北500千伏柔性直流工程,創造12項世界第一,每年為北京輸送綠電140億度,約相當于北京市年用電量的十分之一;張北至雄安新區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順利投運,“河北兩翼”綠電通道成功打通;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張家口綠電輸送至三大賽區26個場館,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供電。
氫能是可再生能源產業新“藍海”。張家口市強勢“入局”建設氫能綜合利用產業體系,擦亮“氫能張家口”品牌。在全國第一個制定了氫能的項目審批和支持政策,為加速國內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有益探索;已建成國內第一個風電制氫示范項目,全市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達444輛,累計載客量超6200萬人次,累計運行超2100萬公里,是全國燃料電池汽車運行數量最多、最穩定的城市之一。已初步形成制氫、制加儲設備制造、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核心零部件、氫能整車制造、加氫基礎設施等上下游全產業發展格局。
不僅規模大,張家口市在產業思路上的前瞻性、科學技術的創新性上也領先國內業界。列入中科院先導A專項的百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單體容量全球第一,虛擬同步電站、智能風機、碲化鎘、異質結光伏發電、跨季節儲熱、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一大批國際領先技術也得到示范應用。(記者王寧 通訊員秦冀斌)
關鍵詞: 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 產業優勢厚積薄發 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
2022年度南通市地方標準項目計劃 江蘇首個企業標準總監的地方標準獲批立項
8月15日,南通市發布2022年度南通市地方標準項目計劃,由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導制定的《企業標準總監基本要求及評價規范》(NT2022-23)通
本屆“博博會”期間鄭州市博物館有哪些配套活動 可供市民參與?
本屆博博會期間,鄭州市博物館有哪些配套活動,可供市民參與?8月23日,從第九屆博博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一是鄭州市100多家各級各類博物館
阜陽市從8月起全域開展“四事四權”工作法試點 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試點任務
借鑒阜陽市白行社區四事四權工作法及各地村(社區)治理特色品牌,全省有序推行網格管事、五老調事、支部說事、群眾議事,保障群眾對村(社區)
江蘇省確定首批職業教育“雙師型”名師工作室立項建設單位100個
經自主申報、擇優推薦、專家遴選和網上公示,我省近日確定并公布首批職業教育雙師型名師工作室立項建設單位100個(高職50個、中職50個)、培
河北今年完成建設改造農村公路7062.2公里 為原定年度任務七千公里的100.9%
從河北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獲悉,截至8月15日,全省今年已完成建設改造農村公路7062 2公里,為原定年度任務7000公里的100 9%。今年以來,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