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獵云網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投中網,作者:喜樂。獵云網經授權發布。
愛看奇葩說的老粉應該記得節目有一期辯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蒙娜麗莎與貓》。李誕的辯論直接令現場氣氛燃至高潮,他說,比蒙娜麗莎更美的是燃燒中的蒙娜麗莎。李誕的潛臺詞不言而喻,藝術品如果被摧毀,它的藝術價值與物質價值都會上一個臺階。
那期節目播出后,網友們一邊拜服李誕插科打諢的水平,一邊都在問:誰會舍得讓蒙娜麗莎“死”于火災呢?
真有人敢,當然燒的不是蒙娜麗莎這樣的神作。
2021年,區塊鏈公司Injective Protocol將著名街頭藝術家班克西的作品《白癡》買下,并直播燒毀,而后將其制成了NFT并掛在Opensea上進行售賣。這幅畫以9.5萬美金的價格被拍下,而NFT版本的成交價則是原價的4倍。這一年也被稱為,NFT藝術品的元年。
Injective Protocol將此舉美名為,“一種藝術表達”。在NFT藝術領域,NFT代幣常常與數字藝術、行為藝術緊密結合,從而衍生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加密藝術。因此與其說這家公司是想“藝術表達”,倒不如說它在做一場實驗。
火燒Banksy畫作并高價賣出其電子版,至少證明了NFT藝術有更多的可能性,也有更高的商業價值。
敢像Injective Protocol燒名畫的畢竟是少數,而本文要講這家公司他們顯然找到了一條更神奇的出路,簡而言之,有一家公司靠買畫躋身10億美金獨角獸俱樂部。
相信大家都有一種感受,除了在博物館、電影里我們有機會欣賞到那些遺世藝術品之外,這些東西和我等平民毫無關系,能夠有機會將它們納入自己藏品的也就是那些資產階級了。
藝術品投資最高的門檻,就在于貴。
先做個科普。德勤曾做過一個預估,藝術品這一資產類別總價值大約在1.7萬億美元;2020年,全球藝術品交易額高達501億美元。有意思的是,根據公開數據統計,1995年至2021年,當代藝術品的增值率為14.1%,而標普500的增值率僅有9.9%。
這顯然是個大賽道啊,流動性高、收益率高,基本符合了絕大多數投資機構選賽道的特征——如果忽略這個賽道的玩家有限的話。但假設有一天只有頂富才玩得起這個門檻不存在了呢?
現在可以進入正題了,先劇透,一家估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正在試圖做到這一點。
Masterworks創立于2017年,創始人Scott Lynn是一位連續創業者、風險投資家,也是一位藝術收藏家。早年間,Scott在互聯網領域創辦、收購了一系列公司,很快便實現了財富自由。有錢人總歸有點自己的愛好,而他的愛好恰巧是藝術收藏。有一天,這位頗具商業頭腦的連續創業者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許多收藏都在不斷升值。
于是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僅僅是我的藏品在升值,還是所有的藝術品都在升值?”
這個不經意的小問題,成為了Masterworks的濫觴。為了尋求解答,Scott雇了十幾個分析師,這些分析師翻遍了過去20多年的公開拍賣紀錄,收集了大量的數據,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把藝術品看作一種金融產品,其回報率相當可觀,但幾乎沒有人真正注意過這一點。
Masterworks首席投資官Allen Sukholistky曾在媒體上公開表示:“金融機構似乎完全遺忘了藝術品這一資產類目。藝術品有許多個世紀的數據,本該早早被做成一種投資標的,但這件事卻一直沒有發生。“
是的,生活就是這樣出人意料不可理喻又情理之中。
Masterworks的商業模型非常簡單:買入藝術品,將藝術品證券化,并將所有權份額轉賣給投資者。
創立以來,這家公司已經買下了超過80幅名作——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叫藍籌藝術品——這些作品的作者包括莫奈和畢加索等名家,也包括前文提到的班克西、波普藝術先驅安迪·沃霍爾、涂鴉藝術家讓·米歇爾·巴斯奎特等當代頂流。
這些畫總市值超過4.5億美元,相當于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當然,購買的過程需要經過篩選,公司的分析師團隊會對畫作的歷史成交記錄進行分析,同時研究整個藝術品市場,從中挑選出最具增值潛力的作品。
這些藝術品被拆分為小小的份額,最小的份額價格僅二十美金,通過IPO認購和二級市場交易,個人投資者可以參與到世界頂級藝術品的投資當中。而作為藝術品的管理者,Masterworks收取1.5%的管理費,以及20%的超額收益激勵,這與傳統VC/PE以及對沖基金管理人的收費模式如出一轍。
公司成立僅僅5年就已經實現了盈利。同時,在2021年10月,他們還拿到了Left Lane Capital領投的1.1億美元A輪融資,估值10億美元,順利躋身獨角獸行列。
拿到融資之后之后,這家公司的計劃是擴張業務,也就是繼續買畫。2022年,這家公司計劃斥資10億美元購買畫作,這將讓他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藝術買家之一。同時,公司并不僅僅想要服務個人投資者,而是在同步拓展機構客戶——畢竟,機構的購買力更強,同時也更需要投資組合多樣化。
顯然Masterworks徹底顛覆了傳統藝術品投資的市場格局,NFT、資產證券化正在改變這個過去只有富豪才能參與的游戲,很可能在不久的未來迎來平民主義的風暴,而且不用燒畫。
看過《大空頭》的朋友應該都還記得,在電影中,MBS和CDO這類以房地產按揭貸款為底層資產的證券化產品,被指為引發2008年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
傳統意義上,證券化資產的底層資產通常都是金融資產,例如債券、現金流或是收益憑證等,但如今,創業者們開始將實體資產進行證券化。Masterworks實驗性地將藝術品證券化,RealCrowd和EquityMultiple之類的公司嘗試將房地產(證券對應實體房屋資產,而非房屋背后的按揭貸款)證券化,而一家叫Livestock Wealth的南非初創公司甚至將農產品和牲畜作為證券化資產。
里面有一句經典臺詞被不少投資人奉為圭臬,賭博和投資之間的那條線是人為的,而且非常細。最穩健的投資也有著一定的賭博性質,而最膽大妄為的投機也具有明顯的投資特點?;蛟S“投資”的最好定義是“賠率對你有利的賭博”。
因此當即使金融危機來臨,資產證券化依舊勇往無前,也不難理解了。理論上講,任何有價值的商品都可以證券化,即使硬幣的那一面存在著顯而易見的風險。
首先,另類資產的價值公允性遠不如標準化的金融資產。傳統的金融資產有成熟的定價模型支撐,也有大型金融機構背書,其價值相對來說更為公允;而當金融資產變成了價值更難界定的另類資產,購買其證券時,投資者很難真正理解其價值。區塊鏈市場中的大量空氣幣也是這么產生的。
其次,另類資產也存在流動性的問題。Masterworks就對其投資人表示,他們的畫作通常需要持有3-10年才能達到理想的投資收益,在此期間,投資人并不能享有收益(這一點竟和VC投資有異曲同工之處)。當然,這類公司通常為投資者提供了二級市場交易其持有的證券化份額,但由于投資人規模不大,且非公開市場,這類資產的流動性并不樂觀。
管理人也存在著巨大的道德風險。由于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這類資產的管理人目前受到的監管相對較少,再加上另類資產交易市場本身透明度也很低,誰來保障投資人的利益也將是這個行業面對的巨大問題。
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本身起步就比較晚,監管對于這塊業務的態度也一直比較謹慎。短期之內,我們或許很難看到在這一領域開拓創新的創業公司。但正如文首提及的,區塊鏈領域的變革日新月異,許多傳統行業都在面臨顛覆,金融行業的變革,或許也已經迫在眉睫。
畢竟,在一個VC基金都可以代幣化的時代,證券化一幅畫或是一頭牛,聽上去也沒有那么不可思議。我倒是很期待看到VC/PE證券化的那一天,想必這個市場會更瘋狂。
唐山市啟動應急生活必需品網格化保供體系
記者從唐山市舉行的2022年第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月14日,唐山市印發了《建立唐山市應急生活必需品網格化保供體系的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