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旨在喚起大眾的節水意識,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同時也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健康飲水的重要性。
水是人體重要的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質,約占一個健康成年人體重的50%-60%。
水對于人體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人體內所有的生化反應都依賴于水的存在,同時水也負責將營養成分運輸到組織,將代謝產物轉移到血液進行再分配以及將代謝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水還是體溫調節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幫助人體保持體溫恒定,也起到潤滑組織和關節的作用。
水對于我們如此重要,那如何正確喝水就成了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健康知識。好的喝水習慣,到底是如何影響著人體健康的呢?正確的喝水方法又是什么呢?
增加飲水量后
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
1.增加飲水,降低腎臟及泌尿系統感染發生風險
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發現,每天額外飲用1.5L水,在隨訪12個月之后發現,受試者的膀胱炎發作平均次數較對照組減少1.5次。
2.排尿量增多,可能降低腎臟及泌尿系統結石發生風險
匯總多項研究的Meta分析可以發現,在隨機對照試驗和觀察性研究中,高液體攝入患者的腎結石風險分別降低了60%和51%,高液體攝入也與減少復發性腎結石風險顯著相關,發生風險分別降低60%和80%。
3.經常飲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胃癌發生風險
相關分析結果表明,每天一杯(約236.6ml)茶,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平均降低4%;每天一杯茶還可降低2%的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如果每天攝入6杯綠茶,則可降低21%胃癌的發病風險。
我們每天到底需要喝多少水?
有些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多
一般健康成人每天需要飲水2700-3000毫升左右,但這個量包括身體代謝產生的水、攝入食物中的水以及通過飲水攝入的水。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推薦的最少飲水量為1500-1700毫升(約7-8杯)。
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高溫環境下勞動或運動的人,出汗量會增多,因此,應根據個人的體力負荷和熱應激狀態,相應適當增多飲水量。
正確飲水有方法
應遵循這三個原則
1.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猛灌
飲水應少量多次,飲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每次200毫升左右(1杯)。注意千萬不要一次猛灌,因為一次性大量地飲水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
2.主動飲水,尤其是這三個時間段
健康喝水習慣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要主動飲水,等到口渴時已經是機體發出了缺水求救信號了。其中,這三個時間段應該尤其注意,加強主動飲水的意識。
時段一:晨起
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環血容量。
時段二:睡前
睡覺前喝一杯水(但注意,睡前半小時后不要大量喝水),有利于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
時段三:大量出汗后
運動后或大量出汗后應根據需要及時、主動地補充足量的飲水,運動后應補充淡鹽水或者運動飲料,補充運動快速大量出汗時丟失的水和電解質。
3.盡量避開冰飲或者含糖飲料
飲水可以選擇白開水,茶水、綠豆湯等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口感刺激的冰飲或者含糖飲料盡量少選或不選。
特殊情況下
需要適當補充淡鹽水
在大量出汗的情況下,比如運動員、農民、軍人、礦工、建筑工人、消防隊員等身體活動水平較高的人群,注意額外補充水分的同時,需要適當補充淡鹽水(濃度為0.9%),主要是為了防止大量出汗導致的鈉離子丟失,保持體內電解質平衡、補充鈉鹽。
鈉與我們的血壓有著密切聯系,過多攝入食鹽會影響血壓,使血壓升高,所以,正常情況下我們需要控制鹽的攝入,減少用鹽量。但是在大量出汗的特殊狀況下,需要為機體適當補充淡鹽水,可以購買生理鹽水,或者在白開水或茶水中適量加點鹽(0.1%含鹽濃度),或者選擇運動飲料進行適當的補充。
文/張妍(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