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老齡化社會已來
構建養老大數據平臺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494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為1665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1.9%。根據國際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重達10%以上,或者65歲以上人數比重達7%以上,就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
4月21日,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健康中國:探索智慧養老新路徑研討會”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要認清大趨勢、把握大機遇、樹立新理念,將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轉化為推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積極因素。中國具備很多有利因素,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在研討會上表示。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從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寬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擴大養老服務就業創業、擴大養老服務消費、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條政策措施,并為發展智慧養老產業指明方向:持續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拓展信息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應用。
安居才能樂養
著力打造適老環境
“現在的養老設施和養老產品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適合老年人的食品、穿戴服飾、老年用品、老年娛樂和健身器材還很缺乏,愿意為老年人服務的人才更是越來越少。”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劉韌直言。
“很多老舊小區都沒有電梯,許多老年人上了樓就下不去,一旦生病只能雇人用擔架抬下去。”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高級輔助器具康復高級工程師羅椅民也表達了類似感受,“無論在家里、在養老機構還是在居民社區,老年人生活的環境并不方便。”
在羅椅民看來,建立居家適老環境,給老年人提供安全的環境是中國養老發展的必然趨勢。“沒有適老環境,就沒有中國式養老。居家適老環境改善是我們當前養老服務產業最基礎的要素,安居才能樂養。”
“養老要社會化,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是未來的兩大趨勢。”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深遠稱,“‘醫’和‘養’作為兩套服務保障體系,要實現優勢互補、‘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有機整合。”
廣安門國際中醫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永強說,年齡是老年人最大的殺手,大部分老年人都是帶病生存。“怎么關心他?醫養結合或許是最佳答案,它可以理解為醫療保健和養老結合。養老只有在醫養結合下才能有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線上線下一體
挖掘“銀發消費”潛力
“銀發經濟”是指專門為老年人消費服務的產業,其涉及范圍廣泛,包括衛生健康服務、家政服務、金融理財、旅游娛樂等領域。隨著老齡產業日益龐大,這個詞語也進入大眾視野。
“隨著中國老年人口不斷增加,老年人消費需求不斷提高,老年人消費市場也不斷擴大,老齡產業目前產值已達4萬多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13萬多億元。養老產業成為新的投資風口。”劉韌說。
“銀發經濟潛力確實很大,因為老年人有特別大的消費需求。”江蘇省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張建平表示,“銀發經濟不僅要依靠政府和市場的調動,更需要消費方面的引導。如何通過政策的支持和社會的關注,把老年人的消費潛力挖掘出來,是銀發經濟目前面臨的難點。”
江蘇東方惠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陶金海認為,做老齡產業,要善于發現痛點,基于互聯網的平臺線上線下一體化,構建起一個能夠適合老人休閑娛樂的場景,讓他們開心參與。“目前養老國策是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讓社會力量成為養老事業的主角,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和老有所樂。”(張 琪)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