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大數據專家齊聚貴州數博會熱議大數據安全
萬億市場的用戶隱私該如何保護
超市購物時刷臉支付、手機用指紋解鎖、微信登錄用聲音進行驗證……1997年出生的張洋喜歡嘗試一切“潮”的事物,在她看來,沒有移動互聯網的生活已經不能想象。
但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一場如何構建數據安全新秩序的高端論壇讓她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每天上網的一個個小動作,會給自己帶來隱私泄露的風險。
從Facebook用戶數據泄露,到攜程利用大數據“殺熟”,再到今日頭條虛假廣告風波……論壇嘉賓舉出的一個個案例,讓這個90后大學生意識到,隨著大數據產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正在迎來一場空前的“隱私危機”。
“國內電商和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增加了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直接拋出自己的觀點。
鄔賀銓認為,隱私泄露風險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于個人信息被暴露的環境和應用場景增加了。
鄔賀銓舉了一個例子,當用戶瀏覽電子購物網站,用戶的許多信息就會被獲知。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和網約車等全新數字業態的出現也給網絡安全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網上曬照片也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可能。當用戶將自己的生物特征用于身份驗證,實際上就相當于在不同網站上使用相同的密碼。一旦攻擊者竊取了用戶生物識別信息的原始數據,用戶在其他網站上的賬號也就危險了。
在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安全專家杜躍進看來,隨著人臉識別、指紋解鎖、虹膜比對等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使用,個人隱私的泄露方式也開始變得多樣。
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海波坦言:“其實很多個人數據被拿走,都是從App上。在座的每個人其實都沒有隱私,因為大家都在用大量的App。”
在信息安全行業深耕23年的于海波一直在思考,是否能有規則去限制App獲取個人數據的方式。在于海波看來,社交軟件想要訪問用戶的通訊錄數據是合理需求,但滴滴出行就沒有理由訪問用戶通訊錄的數據。
“大數據與個人隱私界限必須盡快厘清。”于海波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制定規定,對App能夠獲取用戶哪些數據做出規定,而不是讓App公司要求個人用戶做出選擇。
英國勵訊集團全球副總裁、律商聯訊首席運營官弗拉維奧·維蘭紐斯特贊同鄔賀銓對數據進行加密的觀點。
把數據的標簽刪除,讓數據實現匿名化,是弗拉維奧·維蘭紐斯特為保護用戶隱私安全給出的建議。他認為,在實現匿名化的基礎上,提高數據反向追蹤能力,也能大大增強數據安全保護的可能。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當馬路上的井蓋都可能變成互聯網終端時,傳統的數據安全做法并不一定有效。360企業安全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說:“對用戶網絡行為進行檢查是現在網絡安全技術的核心。過去設立黑白名單的方式在今天顯然行不通了。”
“我希望大家提升對用戶隱私的尊重”,小米首席架構師崔寶秋認為,企業只有最大限度尊重用戶的知情權,才能享受大數據帶來的紅利,“企業如果撈一筆就跑,用戶只會離他越來越遠。”
數據在傳輸、存儲、挖掘、分享的過程中存在太多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信息安全、隱私保護就無從談起。崔寶秋表示,僅靠互聯網行業幾家大的巨頭公司來推動用戶隱私保護,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全行業所有企業和人的參與。(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裴江文)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